唐琴心
点击:1893 时间:2017-03-04 11:35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发现我国在西周时期就有了编钟,那时候的编钟一般是由大小3枚组合起来的。
曾侯乙编钟用料是铜、锡、铝合金,全套编钟上装饰有人、兽、龙等花纹,铸制精美,花纹细致清晰,并刻有错金铭文,用以标明各钟的发音音调,它是公元前433年的实物。可见,远在2400多年以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和铸造技术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它比欧洲十二平均律的键盘乐器的出现要早将近2000年。
编钟的演奏技法:
编钟的演奏技法比常见打击乐器略微丰富一些,快速的交击和滚奏是演奏编钟的基本技能,要求演奏者能够在速度和力度的不断变化中准确击中正鼓音或侧鼓音的最佳部位。尽管最佳部位不是一个确定的值,但可以通过听觉辨别,凡是能发出清晰、圆润声音的敲击部位就是最佳部位,凡带有明显的金属噪音(特殊要求例外)或音高不确定者(如正鼓音与侧鼓音一起鸣响),则肯定不是最佳部位。这些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知道,整个演奏活动多半是在演奏者频繁地更换击槌和不停地移动身体中完成的,特别是在演奏速度较快的音乐段落时,更要求演奏者设计合理的槌法,反复练习,才能获得准确的发音。以下列举的是几种常见演奏法。
一、单击、分击、双击:这是最常见的基本奏法。其中,双击是指同时敲击臂长范围内的任何音程,大距离的音程转移是难以演奏的,除非速度很慢。
二、弹击、摇击(或称颤槌):弹击是使用弹性较大的中性槌,击响编钟后马上放松手腕,使其自动地在钟上弹击数下后消失。弹击适合在钟体较小的中、高音钟上使用,在低音区的钟上运用弹击则没有效果。摇击是将击槌置于两钟之间,快速击打相邻两钟的侧鼓音。
三、顿击、闷击、扫击:击响编钟之后立即捂住钟的隧部,以止余音,为顿击(也称“止音”)。先捂住被击钟的隧部,然后击打,发出沉闷的无余音的声音,为闷击。用扦子(刷子亦可)由低向高或由高向低快速扫过,为扫击。
四、划奏、复奏、滚奏:划奏是用左手或右手,分别或同时用槌柄或圆头击槌由低向高或由高向低均匀划过。复奏有两种奏法,一种是左手摇击,右手单击,反之亦然;另一种是用左手快速连击单音使发出持续的长音效果,右手则单击某音型,反之亦然。滚奏可分为“平腕式滚奏”和“侧腕式滚奏”两种。最常见的定音鼓上的滚奏就是平腕式滚奏,用于编钟的平腕式滚奏,可胜任细腻的力度变化。侧腕式滚奏有更强的力度及颗粒感。两种方法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运用(滚奏的记谱和实际效果与常用打击乐器,如定音鼓等乐器相同)。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