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宸
点击:1833 时间:2017-05-16 15:22
京族的人们在服饰中有着很多以丝绸来制造而成的,而且这样制造而成的服饰也让女子的线条突出,非常漂亮,对此京族服饰特点到底如何?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京族服饰特点解析
京族服饰是越南的国服,这种服装以丝绸为料,质地柔软舒适,女性穿在身上线条突出,衬托出女性的婀娜身姿,而且透气良好,非常适合在海边穿着。京族的斗笠用越南盛产的葵树叶制作,质地轻盈,内斗很深,斗笠几乎盖住整个脸部,海边太阳暴烈,这种斗笠能起到防护面部的作用。
因为气候温暖,京族人不需要太多太厚的衣服,服饰简朴美观,有其别具一格的独特的美感。
男性服饰:男性穿的是无领、无扣的袒胸上衣。腰间还束以一条或二条彩色腰带;有的束至五、六条之多,并以腰带的多少来显示自己的富裕或能干。由于其衫长过膝,衫叉的裂旗又开得很长,所以平时就把两边的衣服撩起,打成球结,置于腹部。这种扮相,使人感到洒脱、俊逸、自然而豪放。男衫的颜色用浅青、淡蓝或浅棕三种。裤子惯穿黑色,既宽又长;其裤档尤长,几乎是裤长的三分之二。
女子服饰:青年女性穿的通常是白、青或草绿色的上衣,裤多为黑色或褐色;中年人青年或浅绿色衣配以黑裤;老年妇女多用棕色衣或黑衣黑裤,其裤的宽阔度与男性无异,乍一看售货飘动的长裙。上衣与男性相反,很短;衫脚仅至腰间而不及臀部,故有“长不及臀”之说。衣袖之窄,同男性无异,其宽度仅能穿臂。其衣同样无领而开襟,但有纽扣三粒,袒胸处则遮以一块绣有图案的菱形小布;年青人用红色,中年人用浅红或米黄色,老年人用白色或蓝色。这小布通常称“遮胸”,又俗称“胸掩”,是妇女常用的装饰品之一。据民间相传,妇女的这种装饰性的“胸掩”,早在京家人迁居三岛之前,由东汉时代的伏波将军马振所赠的。当年伏波将军来到交趾,见妇女所穿同男人一样袒胸,感到不甚文雅,便亲自为她们设计了一块美观的“胸掩”相赠。从那时起,妇女中才浒起“胸掩”来了。这种装饰,一直流传至今。京族人民对伏波将军是很敬重的,红坎村建有伏波将军庙咧!
外出服饰:以上所说的男女服饰,是平时在村里生产生活时的日常穿戴形式。如果离村外出、赶圩入市或探亲访友时,妇女加穿一件旗袍似的下摆较宽的矮领窄袖袒胸长衫外,另外还要戴一顶黑色或棕色的圆顶礼帽,俗称“头箍”。这种穿戴上的习俗,无论贫富,都是相同的,只是在用料的优劣上有所差异而已。多数家境平常的人家用自制的粗织麻布料,富有人家先用绫罗绸缎、蚕丝织品或香云纱,黑、白、红、褐等色贵重料子。旧时代的贫苦人家不敢奢望蚕丝绸缎,能有遮身的粗麻布衫就算不错了。有的甚至一年到头只一身衣服;不少人家往往“夜间洗衣白日穿”。
婚礼服饰:青年男女结婚,过去在服饰上也是在其明显的传统习俗的。在婚礼中,新郎穿的是草绿或浅绿色的长袍衫和深蓝或浅蓝色长裆阔脚裤;新郎穿的也是长袍衫和长裆阔脚裤,只是其衫是大红或浅红的,其裤是黑色的或褐色的罢了。但1949年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新郎和新娘所穿的服饰就大大改观了。男的不仅穿上崭新的大翻领西装,而且还缀上时兴的领带;女的也穿上了艳丽的时装花衣和毕挺的西裤。凡是汉族地区婚礼上男女时兴的服饰,他们都极为追求和仿效。
但1949年以后,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后,新郎和新娘所穿的服饰就大大改观了。男的不仅穿上崭新的大翻领西装,而且还缀上时兴的领带;女的也穿上了艳丽的时装花衣和毕挺的西裤。凡是汉族地区婚礼上男女时兴的服饰,他们都极为追求和仿效。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