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海
点击:1470 时间:2017-03-29 10:45
南极是世界的顶点,几乎所有大洲都围绕这片神秘而冰冷的海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南极探险生存的技巧有哪些吧!
一、防止紫外线灼伤
在南极的茫茫雪原上,紫外线的照射格外强烈,即使背对着阳光,脸部未直接受到照射,反射光线仍可使我们的脸部有不同程度的烧伤。常常会使皮肤肿胀发红,脱掉一层皮。因此,外出时一般要带上专用的面罩,既可防冻又可防晒,一举两得。但有时也会因人而异。有的人带上面罩会导致皮肤上起疹子,所以不得不仍掉面罩,改涂防紫外线的油膏。但效果不是很好,而且不防冻。
二、通过冰裂隙
冰裂隙是冰盖在冰川运动下形成的一种裂缝。有的深几米,有的深不可测。即使在无风天气下,冰裂隙也很难发现,因为积雪会形成一个盖子,把这种可怕的裂隙掩盖起来。
三、避免迷失
在南极行动常常要“连锁行动”,防止有人走失。尤其天气极度恶劣时,在能见度为零的茫茫的风雪中,从这个帐篷走到那个帐篷,还得在身上拴上绳子。我们在穿越时,9月份的天气坏透了,整月暴风雪不停。
四、行路难
遇到天气阴云,反差很小时,行进路上就会步履惟艰,尤其是在前边带路的队友,得像瞎子一样摸索前进,因而速度不可能很快,经常耽误行程。另外,冰面雪丘很多,最高大的可达90~100cm,由于反差很小,不易发现,到发现时已为时过晚,经常造成雪橇倾覆。有时一天之内会连翻好几次,甚至非要请其他人来帮助一块儿用力抬才能重新正过来。另一个问题是南极风雪不断,新雪会使部分地段冰面十分松软,使行进速度大大下降。因此滑雪技术和驾橇技术一定要过硬,否则到了南极雪原上就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五、提防雪震
发生雪震的主要原因是因降雪地区少风,雪质松软,雪层在一定深度内粒雪晶体(粒)因升华、凝结而变得粗大但较脆,当孔隙内气体的振动频率与外来的附加频率相同时,如脚步、雪橇等造成的频率,或上覆压力加大等等,较脆的粒雪破碎,使雪面大面积下沉而形成。
六、保护雪橇狗
风雪交加时,人可以躲进帐篷,多加衣服,但狗却要面临很大的威胁。低温加暴风雪,是它们最不喜欢的天气。200多天的长途跋涉,肥壮的狗几乎都缩小了一圈,身上的脂肪已消耗尽,当然感到冷。杰夫为他的狗筑了雪墙,他称之为“GreatWall”(长城);圭三也仿着为个别狗筑了雪墙以避风。让·路易和维克多则将维尔的狗转移到拖拉机车避风的一侧,并保持阳光照射。
以上就是南极探险生存的技巧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