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海
点击:1810 时间:2017-03-07 15:00
放射性污染,指因辐射源的影响而导致的对环境污染,那么放射性污染的来源主要是什么?有哪些危害?具体应该如何防护?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放射性污染相关知识吧。
一、放射性污染的来源
主要来源:
对环境造成放射性污染的人工污染源除了医用射线源、核试验产生的放射性沉降以及核能工业的各种放射性废物外,还包括设有辐射源的各种装置与设备等。
医用射线一般占人工污染源的94%,占所有射线总量的30%。因此,对医用射线污染源的监控是放射性污染源监控的主体。核能工业包括核燃料的开采、反应堆的运行和辐照后燃料的回收等,在这些过程中都会产生放射性污染。在核能工业中放射性污染最严重的是核燃料的再处理,核试验造成的全球性污染最为严重,尤其核试验造成的放射性沉降,它通过土壤、植物、动物,最后进入人体,从而危害健康。
二、放射性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经过长期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发现,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可能引发诸多疾病,例如: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脱发、皮炎、眼疾、疲劳、虚脱、炎肿、白血球减少、血小板减少、骨髓疏松等;大剂量照射,导致休克或死亡。环境中的放射性污染,导致生物机体的细胞癌变,染色体的畸变和基因(DNA)突变,已经被许多事实所证明。
辐射通过人体时,能与细胞发生作用,影响细胞的分裂,使细胞受到严重的损伤,以致出现死亡、细胞减少和功能丧失。
能使细胞产生异常的生殖功能,造成致癌和致突作用。能使胎儿发生结构畸型和功能异常。人体在受超容许水平的较高剂量的长期慢性照射下,会引发各种癌症、白内障、不育症,甚至早死。
人体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后,就会出现机体效应,通常表现为头痛、头晕、食欲不振、睡眠障碍以至死亡。
三、放射性污染防护
放射性污染防护的基本原则是:避免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不要超过最大允许照射剂量;尽量减少照射剂量;尽量远离放射源;环境中的放射性本底不能过高。
放射性污染防护的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利用探测仪器对环境放射性本底进行实时监测;对放射源进行必要的屏蔽;放射源必须设专人保管;工作人员需穿戴防护衣、防护帽、防护口罩和防护手套;从事放射性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技术培训,具备防护基本知识;建立放射性工作人员卫生保健制度。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