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宸
点击:1356 时间:2017-03-06 11:16
许多学琴的人在练琴时只是凭感觉零打碎敲,没有系统、没有针对性,致使学琴进度缓慢,有的数年会不得其门,甚至会养成许多的不良习惯,浪费了宝贵的时间与精力。
古琴的起源
关于古琴历史的长短众说不一,有说伏羲神农削桐为琴,绳丝为弦,有说起源于更早的巴比伦文化,但都无从定论。从汉代开始已经有文献记载琴的创制者分别为伏羲(汉《琴操》、《宋史-乐志》)、神农(汉-桓谭《新论》、汉《说文解字》、汉《风俗通义》)及帝舜(汉《尚书》、汉《礼记-乐记》、汉《史记-乐书》)。至今较早出土的琴为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琴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七弦琴。前者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而后者距今则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诗经》等文献记载与出土“琴”的实物,其年代相近可以说是文实相符,所以古琴有着近三千年的历史的说法是确凿可信的。
古琴初学者要这样练
慢练是克服一切技术障碍之本。通过慢练,应当使演奏者在一接触乐曲开始就走上一条正确演奏的轨道。慢练尤如“放大镜”,把乐曲中的一切细节都扩大了,使演奏者能谨慎地注意到音乐的每一个细胞。
在慢练中,要随时注意解决以下基本问题:
1、确定指法最好在视谱阶段即记下正确的指法
有些段落式经过需要考虑几种指法可能性;再参考不同版本中编者所注明的指法;最后确定自己拟采用的方案。千万不要任意更改指法。只有在困难片断无法克服的情况下,才研究通过更改指法使之“由难变易”的可能性。一般情况下,一定要在视谱阶段即按最佳指法弹琴,并且通过慢练将它固定下来,切不可随心所欲,胡来一气。
2、确定分句
分句是音乐的语气、语调和呼吸。分句是否正确表现出演奏者音乐素养的高低。从视谱阶段起,慢练的一个基本要求和目的即是正确地划分乐句。这是一个说来容易实际十分复杂与困难的问题。由于古琴谱是指法谱,节奏和段落在不少情况下,都很难正确地划分乐句,这致使习琴者养成了“依样画葫芦”的习惯,从而影响弹奏。
3、确定基本的动作走向
慢练相当于做慢动作、看慢镜头。整个演奏动作都被夸张地放大了。慢练能够促进演奏动作的连贯,使演奏者清楚地明了动作的走向,如向上,还是向下,左右之间距离有多大,是撞还是逗,是吟还是猱等等。还要通过慢练,加强全身动作的配合与一致,如同进行深呼吸一般,使音乐的气息变得更为延绵漫长。
4、对困难片段的弹奏方法
对于困难片段,当然不可能仅仅通过慢练达到演奏要求。然而,慢练在一开始却十分重要。要有足够的耐心把一首飞快的难度练习曲当作缓慢的乐句来演奏。凡是这种耐心把快速的艰难片断放慢八至十倍练习的人,必定比较容易达到人们望之生畏的峰巅。
古琴初学者如何让自己更容易入门
1、养成背谱练琴的习惯
练琴是训练大脑对手的一种控制,首先要做到的当然是谱在脑中,然后才能指挥手指运动,所以背谱是必需的。许多琴人在初期练琴时,时常是看一个音符弹一个音。这种方法从记忆的角度来说,是被动记忆,效率十分低下;从技术的角度来看,把人的注意力多分散在找弦、看谱上了,不利于对技术要领(发力、触弦、手型等)的体会。很多初学者对背谱往往有一种畏难情绪,其实这是一种学琴必须的能力,而且也没有那么难,先可以一句一句的背,然后慢慢组合。只要一开始就养成这种习惯,时间长了就形成自然了。
2、要分指练习
对于刚刚接触古琴的琴友来说,先不要急于学什么曲子,而是要把基础的指法与手型练好。这种练习最好的办法就是左右手分开练习,首先要把右手勾、抹、挑、剔、托、劈练好,练时要眼睛盯着右手,注意保持手型,仔细听你弹出的琴声是否获得最佳的振动,杂音要尽量少,速度不要太快。在右手熟练之后,再加入左手练习,这时眼睛须盯着左手的按弦位置,尽量少看右手,靠感觉触弦就行了。当两手能充分自如的作按泛练习时,就可以学习曲目了。这种分指练习虽然先要花费一些时间,但练好之后再学曲子,速度与效率就会高许多,而且不会留下许多不良动作的后遗症。
3、不要重复错误的练习
练琴时,一切动作都要经过大脑的分析过滤后才能出手;也就是说每一个指法都保证准确的前提下奏出。这样正确的一遍一遍的重复动作,就会很快形成手指记忆,当熟练之后,想出错都难。而许多初学者最容易在这方面犯错误,许多音都是随手弹出的,有的手指没按准,有的弦没按对,有的谱子看错了,有的手型还没摆好就弹了等等,结果就是重复错误,在大脑中形成了许多的错误信号,时时干扰一支曲子的顺利完成。遇到稍为难一点的段子,更容易造成卡壳。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