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鑫
点击:832 时间:2017-02-14 09:10
夏季暴雨天气多,水涨鱼多,所以钓鱼是夏季很不错的选择。那么,夏季户外钓鱼技巧有哪些呢?
1、夏天的早晨,气温一般在20-26℃之间,水温在20-30℃之间,此时,正是鱼儿吃食的最佳水温。因天刚亮,水生植物又开始吸收水中氧气,经光合作用后放出氧气,气压升高。因此鱼儿此时非常活跃,食欲特别旺盛,四处觅食,纷纷游到岸边寻找“早餐”。所以,夏天的早晨,天亮之后到上午10点之间,是钓鱼的最佳时机。
2、夏日的傍晚,即下午4时到天黑之前。此时,太阳西斜,灼热程度大减,气温、水温也随之下降,鱼儿白天在深水区休息好了,傍晚又出来活动。这时,遮荫处水表面已开始凉爽,鱼儿便从水区游到岸边浅水区吃“晚餐”。此时,鱼儿觅食活跃,特别贪吃,上钩率极高。
3、一夜之间,鱼儿只有两次摄食高峰:傍晚7-9时是鱼儿摄食的第一个高峰。拂晓前的3-4时,是第二个高峰。钓友应抓紧这两个摄食高峰,争取多钓鱼、钓大鱼。夜间10时至子夜2时,是鱼儿咬钩的“空档”,很少有鱼上钩。
4、初夏的气温在10~25度之间,这时的鱼儿并不在深水活动,而是在中、浅层活动,水深在一米到两米之间,这就要求钓友们还继续像春天那样钓浅滩,不要急于钓深,池塘、湖泊钓中间,钓向阳,钓下风(钓逆风不钓顺风)。
5、初夏的窝料和饵料应掌握荤、素各半的比例来调配,如全部像春天那样用荤饵(如红虫、血虫、蚯蚓等),小鱼就会闹得你头昏脑胀、不知所措,如全部用素食,因水底的水还是有些冷,素饵窝发的慢,而鲤鱼、草鱼并未到活动高峰期,容易形成打窝半天不发,等窝发了,还没钓一会天又黑了,只好收竿。所以,建议在窝料中加一些红虫、虾粉或蚕蛹粉(也就是加些腥味),就能发得快一些,能给全天的垂钓争取到宝贵时间。
6、初夏鱼儿的觅食动作虽比冬、春稍大些,但还是比盛夏小得多,希望钓友们将鱼漂调低些(也就是继续钓灵敏),如见鱼漂向下扽一目或送一目,都要迅速起竿,如等拉黑到送高目都会耽误上鱼机会。如遇小鱼闹漂时,可以将鱼漂调高些(钓迟钝),在鱼漂上下运动中看力度,缓慢是小鱼,有力的下扽或快速上送是大鱼,应立即起竿。
7、夏季烈日高照,水面蒸发量大,静水中由于水分蒸发而温度上升,含氧量减少鱼儿不适应不是浮头就是进入深水寻找新水。另外由于静水水温高,水中浮游生物繁殖快,容易造成缺氧,这也是鱼儿不适应的原因之一。因此多数钓者不愿在静水中垂钓,和鱼一样喜欢寻找活水、流水。
以上就是夏季户外钓鱼技巧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