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辰哲
点击:4151 时间:2015-08-05 13:07
老刀牌卷烟是最早传入中国的卷烟之一,由英国惠尔斯公司推出,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起委托上海公发英行代销。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由英美烟一厂在上海生产,以其商标上画着一个持刀的海盗而着称,该牌为丙一级烤烟型卷烟,劲头较足。“老刀”香烟在旧中国是最底层劳苦大众吸的劣质卷烟,而初期生产的“老刀”香烟上没有中国汉字,所以中国大众将“老刀”香烟称作“强盗”香烟。解放初期一包老刀牌香烟价格是2毛钱。
1952年4月,国营上海烟草公司接管英美(中国)烟公司(颐中烟公司)在上海的产权后,立即向社会公开征集“老刀牌”香烟的新牌名和新图案,并先后在20支软包装“老刀牌”烟标背面印上“本商标将改新牌名及新图案”和“本商标即将改‘劳动牌’”等字样。根据以上的文字和相关资料介绍,可以推测出这个老刀牌烟标的出售时间应该是在1952年4月也有介绍说是1951年4月以后到新烟标发行前。直到同年被中国人自己设计的《劳动》牌烟标取代为止。具体时间应该是1952年4月到年底这段时间里。至此曾经在旧中国风行近40年的老刀香烟走完了最后的生命旅程。消失了。老刀牌香烟在中国的出现,流行到消亡。具有丰富内涵的时代特征,文化色彩。也是反映中国香烟烟标演变变化的现代文物。
刀香烟历史
当时Pirate牌香烟烟标采用全英文印刷,印有“PirateCigarette”(海盗香烟)文字,故其正式名称应为“海盗”牌香烟。烟标以大海为背景,一名水手站在甲板上,右手叉腰,左手持刀,露出得意的笑容。副图则分别显示放炮手的动作和炮弹溅落在船只中的水花——与其“海盗”名称相呼应。由于“海盗”香烟的价位定在中、下档次,很多人又不认识英文,加上“海盗”香烟烟标突出“刀”的描绘,便衍生出一个俗名“老刀”。长期以往,约定俗成,它的注册商标“海盗”反而不为人知。除“老刀”这一俗称之外,还有“派律”“派力”“派律脱”等音译的叫法,也有简称“刀”牌的,但使用“老刀”的占多数。
由于国情和文化背景不同,欧美国家当作英雄对待的海盗形象,在中国人看来就是侵略的代名词,所以,也有许多中国人看到这个“海盗”广告形象后颇为反感。1919年以后,由于新文化运动及五卅运动的促进作用,人民的民族和爱国意识开始觉醒,并开始了对海盗牌香烟的抵制。海盗牌香烟的销量开始下降。
“老刀”牌卷烟中的烟画《雕花匠》
雕花匠是木匠中的一个分支,所做的活计,比一般木匠要精细,且带有一定的雕塑艺术性。大的活计有“雕梁镂栋”、落地罩、大隔扇、大屏风;中溜活儿,如檀木柜、八仙桌、太师椅;小活儿,如案杌上的小屏、小架、花尊,文房四宝的方盘、圆盒、山子、镇尺;更精细的如粉盒、手球、念珠,等等。材料自然是酸枝、紫檀、黄杨等可雕之材。
雕花匠所用的工具,除了使用锛、凿、斧、锯之外,熟练地使用锼弓子和刻刀,是这一行不同于其他木匠的突出特点之一。锼弓子又称钢丝锯,是锼镂图案不可缺少的特殊工具。清代附赠于“老刀”牌卷烟中的烟画《雕花匠》,即展现了雕花匠的工作场景。
在历代的雕花匠中,曾出现过不少杰出的艺术大师。近代名冠世界的大艺术家“芝木匠”便是个中翘楚。芝木匠是何人?他就是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
齐白石,原名纯芝,自幼家贫失学,拜了木匠为师,学习雕花,人称芝木匠。他在自传和与人交谈中,从不讳言此事,反而常以这段经历,感悟出许多做人、作画的道理。尤其是其治印,布局恣肆奔放、劲辣有力,更是得力于少时木匠之功。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