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宸
点击:2506 时间:2015-07-22 10:32
在对湘云的判词写着:“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转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判词概括了湘云生于富贵,长于忧患,自幼失去父母,且又遭逢未杨,只能在贫困潦倒中度过苦痛一生的悲惨遭遇。由于她的一生极富变化,因此她的性格也随生活境遇的转变而有所变化。下面看一看史湘云的性格特点。
从上面极富审美价值的行为场景描述,我们不难得到如下性格特点:心直口快、热情、乐天、才思敏捷、有英雄气概、平等待人、率直。
心直口快:从她与林、贾的几次吵架,从她在各种场合中的言语中可以看出来。
热情:这一点可以从她“大说大笑”,从她教香菱做诗,从她在各种场合给人的印象中反映出来:“这社里要少了他,还有什么意思!”
乐天:史湘云虽身世不幸(孤儿),又处在比其他姐妹都不得自由的恶劣环境中。但书中从未见她愁过。她总天快快乐乐,兴致盎然,充满了生活情趣。《红楼梦》原本是一部还泪的悲剧。而史湘云留给读者的积极、乐观的印象是丝丝暖意和希望所在。
才思敏捷:这点是从他即席做海棠诗,和两次联诗体现出来的。就诗才而言,湘之敏捷可以与钗之大气、黛之感伤媲美。
有英雄气概:从几次对不公事件的反应看出来,她的诗词和言行也有所体现。
平等待人:这一点是从吃螃蟹时对待下人的态度中看出,从她送袭人等大丫头的礼物也可看出来。当然,这要放在当时的等级观念的背景下来看。
率直:这可以说是史湘云最突出的特征。率,坦率,一是一,二是二,无心计,少私念。直,不绕弯子,心口如一,想到便做。心直口快是其在言语上的体现,热情是其在对待生活的态度中体验,才思敏捷是其在才华上的表现,有英雄气概是对比传统特有的女子委婉、含蓄的体现。
珍爱:湘云是个真正懂爱的人。她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自己的快乐,珍爱每一个有意义的时刻,珍爱朋友也珍爱亲人。比起红楼女儿的爱情来,她的珍爱显得越发的博大而纯洁。
她爱着大观园中姐姐妹妹,也爱着“爱哥哥”,她爱着疼她怜她的贾母,也爱着那些从小和她一起玩大的地位低下的丫鬟们。她同情并且关心着自怜自艾的林黛玉。 这份心肠是其它人中不多见的。她还会将自己带来的小礼物一样样地亲自送到那几个小丫鬟们的手中,连丫鬟们都知道她送的东西其实在贾府中“算不得什么”难得的是她那份心。她不会如其它人那样将人分为几等,她的主子下人的观念是最轻的,对上她不惧怕不媚俗,对下她不嘲笑不欺负。这在大观园中是不是也是独一无二的呢?
珍爱别人说明她是善良的,但在这同时她更加的会珍爱自己。她的生命生来原本是极为高贵的,应该一如元春宝钗一样受极宠爱,可是她生来却是不幸的,父母早亡无人真心疼爱,她的生命在那个家庭中就变得轻如草荠一般。可是她自己很珍视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人格。她能做贾府中由下人们来做的手工,可是她一直一直是乐观的。因为她是笑对生命的。
侠气:其实湘云给我最初的感觉是“侠气”和“男儿气”,很象武侠小说中人。虽然书中对她也有醉卧芍药的描写,可是却总觉得她应该和柳湘莲一样仗剑江湖,做个江湖儿女才是最合适的。
想到湘云总是会先想到她在芦雪庵啖肉食腥才会想起她的锦心绣口,在那个特定的场所,在那个特定的时刻,黛玉的清高让人觉得假假的,而她才“是真名士自风流”,她的大笑,她的开心,她的诗意纵横让人觉得古时文人雅士相聚也不过如此罢了。同时,也有几分楚留香仗剑天下,令狐冲笑傲江湖的风采,让人觉得她活得真实,活得尽兴,活得天然。这一节总会让我在红楼沉闷的空气中长长舒一口气,好像大观园上空阴霾的天空终于也留下了一片晴朗!
由于她自幼生活在封建统治的高墙深院内,被禁锢在侯们似海的封建记邸中,长期标准的封建教养,使史湘云接受了一整套陈腐传统的思想观念。在第三十一回写的史湘云与丫环翠缕谈阴阳的一段话中:史湘云认为“天地间都赋阴阳二气所生,或正或邪,或奇或怪,千变万化,都是阴阳顺逆,多少一生出来,人罕见的就奇,究竟理还是一样。”当翠缕提出:“从古至今,开天辟地,都是阴阳了”时,史湘云就说她“糊涂”,骂她“放屁”,接着又把自己的观点作了进上步说明:“什么都是些阴阳,难道还有个阴阳不成!阴阳两个字还只是一字,阳尽了就成阴,阴尽了就成阳;不是阴尽了又有个阳生出来,阳尽了又有个阴生出来。”史湘云的这一篇宏论,突出地表现了她受封建的唯心主义的荼毒之深。暴露出了其封建阶级的本质。
在这一湘云与宝钗是同一思想体系的。在她第一次正面出场贾府时,还是与林黛玉同榻而眠,而到了三十七回应邀入诗社时,就被薛宝钗拉去蘅芜苑同住了。在第二十一回,她见到贾宝玉要吃胭脂,就一巴掌把胭脂打落,同时骂他“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才改过。”从这就开始展露出这个贵族少女身上的封建道学气。接着她又操着薛宝钗的腔调,来劝贾宝玉去结交贾雨村之流,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这一番薛宝钗式的言论,惹得宝玉大为光火,立即象过去对薛宝钗一样,斥之为“混帐话”,给她难堪,赶她到别屋去坐。由此可见,在史湘云骨子里的,还是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
但随着她寄食依人的不幸遭遇和四大家族的衰落破败以及大观园的动荡不安,在最后一次诗会上的《柳絮词》明显地表现了她不愿封建阶级的“春光别去”及对将彻底失去天堂的无限依恋和哀悼。
以上就是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史湘云。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