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宸
点击:2936 时间:2015-06-30 17:18
杨朔散文在写人状物时诗意浓厚。他写人善于选取感情色彩丰富的片断刻画人物的神貌、内心;他的景物描写,在写出自然美的同时,也是创造意境,深化主题的重要手段。下面看一看相关信息吧。
杨朔(1910~1968)原名杨毓瑨,字莹叔。当代著名作家。蓬莱县(今蓬莱市)城里人。其父杨清泉为清末秀才。在家庭影响下,杨朔自幼勤奋好学,6岁被送进私塾附读,7岁进志成小学(七年制)。小学毕业后,因家境窘困,无法继续升学。于1927年随舅父去哈尔滨,在英商太古洋行当办事员,同时在英文学校攻读英文,并在李仲都门下研习中国古典诗文,曾在《国际协报》、《五日画报》发表过旧体诗。他清高狂放,纵情诗酒,常与三位好友聚会豪饮,赋诗抒怀,号称“四酒徒”。“九·一八”事变的炮声惊醒了他的诗人梦,“时常睡到半夜,忽然惊醒,耳边上轰隆轰隆响着敌人的过路坦克”,就象“从胸口碾过”,“心都碾碎了”。于苦闷中贪婪的阅读《铁流》、《毁灭》等进步书籍,接触中共地下党员金伯阳,“春风”“透进精神里了”。他针对日军建立伪满洲国,侵略、分裂中国的阴谋,有计划的选择美国作家赛珍珠描写中国的小说《大地》部分章节,刊载于《大同日报》副刊。不久被日军新闻机关检查勒令停载。1937年初,他被迫离开哈尔滨赴上海太古洋行工作,其间筹办“北燕”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北伐》等进步书籍。“七·七”事变后,依然辞去太古洋行工作,投身于抗日救亡宣传。同年九月去武汉,与友人合办文艺刊物《自由中国》和《光明周刊·战时号外》副刊。同年末,经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介绍赴延安。1938年春,奔赴山西抗战前线,后辗转到广州。其间发表了反映陕北革命根据地人民抗日斗争的中篇小说《帕米尔高原的流脉》。还写了一些通讯,结集为《潼关之夜》。
194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抗美援朝时期,写出优秀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这是描写抗美援朝的第一部小说。还著有通讯特写集《鸭绿江南北》(1951)、《万古长青》(1954)。抗美援朝结束后,杨朔主要从事外事工作,同时致力于散文的创作。这期间写的散文集《海市》《东风第一枝》《生命泉》《亚洲日出》等反映亚非人民反帝、反殖民统治的战斗风貌和我国人民的新生活。另外,他还着有描写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斗争的长篇小说《洗兵马》上卷。杨朔是一位有影响有成就的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独具特色。他善于从现实生活的激流中提取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强烈的战斗性。他的散文构思新颖,立意深刻,常常采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并着力于诗的意境的创造,因此充满诗情画意。他的散文语言精美,含蓄新巧,音韵和谐,具有艺术就力。他的散文代表作,如《雪浪花》《荔枝蜜》《樱花雨》《海市》《泰山极顶》《茶花赋》等,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收在《杨朔散文选》里。
杨朔创造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散文的长处,于托物寄情、物我交融之中达到诗的境界。他营造意境时,常在谋取“情”的新意上做文章,如借蜜蜂的勤劳创造而无所求的特点,来寄情社会主义建设者的高尚情操。
以上就是相关信息,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好的了解他。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