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盈
点击:22174 时间:2014-12-02 17:04
耳朵进水出不来怎么办?很多人洗澡或者是游泳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水进到耳朵里结果就是出不来,那么应该怎么处理呢,爱装网小编为你提供一些小方法。
1、把头倾向进水耳朵的一方,然后用同一侧的脚作单脚支撑,同时用手拉扯耳朵,把耳道拉直,单足跳几次后,即可让水顺势流出。
 
2、用消毒的脱脂棉或软性吸水纸卷成捻子,轻轻地伸入进水耳朵里,当捻子碰到水时,水就会被吸在捻子上。
3、用手紧紧捂住进水耳朵,使劲突然放开,将水吸出来。
4、用手指牵拉耳廓,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外耳道皮肤不断上下左右活动或改变水屏障稳定性和压力的平稳,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进水后的耳朵耳内闭闷、听力下降,十分不舒服。此时可采用头部倾斜、单脚支撑跳跃等方法来将水排出,如果进水引发耳朵化脓,则要及时采取药物治疗方法,例如用双氧水等药物来治疗。
 
网友们也有自己的办法,跟随爱装网小编看看他们有哪些好办法,可以让你的耳朵里的水快速出来?
1、选择质量较好的卫生纸用手捻成火柴帮粗细的条,偏着躺下将纸条慢慢的塞进耳朵里塞下,要不断的用卫生纸条在耳朵里转圈吸干水分,这样很快就能将耳朵里的水吸干哦!
2、用手轻轻的拍上面的耳朵,这样就能利用外力让水流下来。力度尽量要以水能流下而自己又可以忍受为限。
3、单足跳跃法:患耳向下,借用水的重力作用,使水向下从外耳道流出。
4、耳朵进水会引起耳鸣的感觉,同时如果内面的水出不来,有可能会引起中耳炎症。建议您去医院的耳鼻喉科去看一下,让大夫用仪器吸出来,您也可以没有进水的耳朵的一侧下肢抬起,耳朵往下,蹦几下,有助于液体流出。
 
那么假如耳朵里的水不及时弄出来就会引起耳朵化脓,耳朵化脓怎么办呢?
1、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等。
2、局部用药注意事项: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其实之所以一定要把耳朵里的水弄出来就是因为,长时间有水的话有可能会引起中耳炎,文章的最后就让我们来看看什么是中耳炎,中耳炎有哪些危害。
 
什么是中耳炎
中耳炎俗称“烂耳朵”,是鼓室黏膜的炎症,病菌进入鼓室后,遇到机体抵抗力减弱或细茵毒素增强的时候就会引发炎症,本病多伴发于普通感冒、流感等呼吸道感染。其症状表现为耳内疼痛、发热、恶寒、口苦、听力减退等。若拖延治疗会导致炎症入侵脑部,甚至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朋友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好中耳炎的预防工作。
中耳炎的危害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则大多可能转为慢性中耳炎,另外,如果有慢性鼻炎、慢性鼻窦炎及慢性扁桃体炎存在,细菌可能反复侵入中耳腔,并中耳炎潜伏下来导致慢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按患病时间、病情轻重不同分为三种:单纯性,脓疡性和胆脂瘤性。它们共同的表现是均有耳流脓,反复不止,有时脓液中还混有血性分泌物;另外,有耳鸣及听力下降,如果出现并发症,会有眩晕和头痛。
耳朵流脓和听力下降,虽然让人很烦恼,但对慢性中耳炎病人来讲,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让人担心的是出现并发症,在出现并发症以前,病人往往毫无感觉,但如果出现,那么病情往往较重,有的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需要立即住院治疗。
 
中耳炎的护理办法
1、积极治疗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
2、药物治疗:单纯型以局部用药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与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混合液,如0.25%氯霉素液、氯霉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聪聪滴耳油能治疗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预防复发达到根治。
3、局部用药注意事项:
①用药前先清洗外耳道及中耳腔内脓液,可用3%双氧水或硼酸水清洗,后用棉花签拭净或以吸引器吸尽脓液,方可滴药。
②脓量多时用水剂,量少时可用硼酸酒精。
4、滴耳法:病人取坐位或卧位,患耳朝上。将耳廓向后上方轻轻牵拉,向外耳道内滴入药液3~4滴。然后用手指轻按耳屏数次,促使药液经鼓膜穿孔流入中耳。数分钟后方可变换体位。注意滴耳药液应尽可能与体温接近以免引起眩晕。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