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心
点击:2079 时间:2017-05-23 10:00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那么,鄱阳赣剧的唱腔都有哪些呢?
一、襄阳腔
楚腔源于湖北汉水流域之襄阳一带,又称“襄阳腔”,后与汉剧二黄合流,正名为“西皮气”。清道光(1821-1850)时,传至赣东北地区。早期赣剧广信班艺人仍称西皮为“汉调”。赣剧饶河班西皮系从安徽传入(其原板中带有石牌调,今《二度梅》、《银桃记》等中有此唱腔)。这时,赣剧艺人亦效汉剧,将西皮与二黄结合,使江西乱弹腔最后定型。于是,一个以弋阳班社为班底,以皮黄为基础,包括来自浙江浦江班的浙调、浦江调,传于安徽的吹腔、拨子以及发脉于陕西的秦腔等各类声腔,在赣东北地区熔铸一炉,组成高、乱合班,替代了单一的弋阳高腔班。光绪二十年(1894),最后一个弋阳腔班社乐平义洪班也演唱乱弹腔,接着许多高腔艺人,如生角李三保、旦角余兴师和净角汪兴师等都陆续兼演乱弹戏。
二、高腔
赣剧高腔演出的特点是古朴,富有生活情趣。在《江边会友》中老艺人李福东饰尉迟恭,演来豪放气雄。当尉迟恭钓鱼,钓着一只螃蟹时,用双手装作扳下螃蟹的双钳,向江面丢去,并念道:“漫将冷眼观螃蟹,看你横行到几时。”此时连续做了几个幅度较大的舞蹈动作并通过面部表情的急剧变化,把尉迟恭内心对李道宗的憎恨集中表达出来,而那些上船、解缆、持竿、装饵、抛丝、举竿等动作,都具有生活气息,并富有感情。脸谱、化装近于明代弋阳腔勾法,为黑白两色三瓦形,较青阳腔的黑、白、红三色和东河戏的图案满面显得更为原始。
三、弹腔
在弹腔中,既保持了清代“花部”的“其音慷慨,血气为之动荡”的表演风格,又因丑角戏的大量出现,悲剧中穿插喜剧手法,以及乡音俗语的运用,使舞台效果更为突出。如皮黄戏《黄鹤楼》,唱白并不多,但通过一连串无言的精采表演,将刘备与周瑜、赵云之间的微妙关系用喜剧形式处理得妙趣横生。又如《断桥》中三人翩翩舞蹈,《装疯骂殿》中赵艳容的各种手指和眼神,《夜梦冠带》中崔氏的集生、旦、净、丑于一身的表演动作,以及嗜秋配·捡芦柴》中秋莲、春发和乳娘的画线为界、以静为动的舞台调度,都是赣剧弹腔表演艺术的精华。
以上就是鄱阳赣剧的唱腔都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