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心
点击:826 时间:2017-05-23 09:57
赣剧是一个兼唱高腔、乱弹、昆腔及其它曲调的多声腔的传统戏曲剧种。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赣剧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吧!
一、赣剧简介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江西省东北地区。明、清两代,以唱高腔为主,后来融合昆曲、乱弹腔诸腔于一体;赣剧的前身饶河班和广信班,都以演唱乱弹腔为主。其中饶河班以景德镇、波阳、乐平为中心,保存了部分的高腔剧目,艺术风格也比较古朴、粗犷;广信班则是以贵溪、玉山为中心,没有高腔,它的乱弹唱腔则相比较而言较为婉转流利,旧时也统一称作“江西班”。1950年时,合并饶河、广信两个分支,正式改名为赣剧。
二、赣剧文化的起源
赣剧的形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宋、元以后,南戏开始流传于我国东南诸省。赣东北地区的饶州、广信两府,曾归江浙行省管辖,明代洪武初年划入江西省。由于交通方便和贸易往来,南戏随之传入广信府的弋阳县。当时,在弋阳县落脚的南戏,是专演《目连救母》戏文的。这种戏文,因为受到当地宗教思想的影响,逐渐发生一些变化,从而形成一种具有江西特点的南戏,被人称为“弋阳腔”,与江浙地区的其他南戏声腔,并驾齐驱。明代成化、弘治年间(1465--1505)祝允明《猥谈》在对南戏声腔的评述中,就提到了江西的弋阳腔,作为赣剧的主要声腔,弋阳腔是最为古老的。
三、赣剧文化的发展
赣剧在明代主要是唱弋阳腔。清初以后,保留在这里的弋阳腔,因为战争的破坏而受到严重的摧残,原来上演的连台本戏大都失传,流行地区只剩下玉山、弋阳、贵溪、万年和鄱阳等地。这时在民间流传的弋阳腔,被大多数人称之为“高腔”,其中活跃在弋阳、万年的高腔班,还留下十八本高腔戏,以维持它的正常演出活动。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光绪年间,使很多弋阳腔戏班,根本不能独立存在了。由于乱弹诸腔的兴起,在赣东北地区的戏班,有些便开始转唱高腔以外的其他声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才使赣剧最终变成了个综合高、昆、乱三腔的剧种。
以上就是赣剧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