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心
点击:2269 时间:2017-05-23 09:47
湘剧是湖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以长沙、湘潭为活动中心。那么,湘剧高腔的曲牌及节拍是什么?
一、湘剧高腔简介
高腔是湘剧主要声腔之一,源于江西弋阳腔。进入湖南后,较快地吸收了湘中、湘东民间音乐并扎下根来,成为湘剧早期的高腔,其代表剧目为《目连传》。高腔向来为锣鼓伴唱,不托管弦,一人启口,众人帮唱,在高腔系统中较为淳厚而又率真奔放,属联曲体,其结构承袭了南北曲套曲的体制。在一折戏中,由引子、过曲(包括正曲和集曲)和尾声三部分联缀组成套曲,习惯上称作“一堂牌子”。
二、湘剧高腔的曲牌
高腔曲牌有三百余支,有南北之分,南曲多于北曲。每支曲牌一般都由“腔”和“流”(放流)两部分构成。凡属句幅大、旋律强、用人声和打击乐帮钹声作为结尾的乐句称为“腔”;而字多声少,朗诵性强,只有鼓、板击节的“滚唱”称为“流”。即一支曲牌中,在“腔”的前面增加词句,成为长段流水板,可以起到丰富曲文内容和淋漓,曲牌功能各异。表观叙述和欢乐、热烈气氛的有(金莲子)、(黄莺儿)、(山花子)、(东瓯令)、(风入松)等;表观慷慨、激昂、悲壮情绪的有(北驻马听)、(胡十八)、(阵云开)、(山坡羊)、(红衲袄)等;表现气势磅礴、威武雄壮场面的有(汉腔)、(棉搭絮)、(端正好)、(叨叨令)、(滚绣球)等;表现沉思和怀念、凄切、悲哀感情的有(四朝元)、(下山虎)、(挂金鱼)、(江头金桂)。尚有一种由不同曲牌的腔句互相“穿”、“挂”,在调高、调式上互相转替交换,糅合而成的(八声甘州歌)、(锦堂月)、(梅花塘)、(三仙桥)、(孝顺歌)等,别成一格,能适应剧中情节和人物情绪的变化,表现力强。此外还有一些如(乔木遮)、(绣停针)等属于民歌、小调性质的曲牌。
二、湘剧高腔的节拍
高腔的节拍可分两类:一种是整规节拍类型,一种是节拍较为自由的散板类型。板式按习惯称呼有单板、夹板、散板、滚板、快打慢唱、回龙等。唱词绝大部分是有牌调的长短句,但(汉腔)类为整齐的七字句。建国后,湘剧音乐工作者为了使高腔适应于表现现代生活,运用“穿、挂、索、犯”等手法,谱写出一批新曲,如《园丁之歌》中“要为无产阶级争荣光”的大型唱段,就是由(北驻马听)、(红衲袄)、(混江龙)、(新水令)一类曲牌“穿”、“挂”而成,既保留了传统声腔的特点,又富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如今演唱高腔已试用管弦伴奏,帮腔以人声帮腔和乐器伴奏相结合。
以上就是湘剧高腔的曲牌及节拍介绍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