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盈
点击:1722 时间:2017-05-17 10:07
少林寺院是主持和尚和执事僧进行拜佛、坐禅、诵经、接待、藏书、开展大型法事活动的地方。那么,少林寺院中都有哪些建筑呢?
一、天王殿
天王殿是少林寺院第二进殿宇,与大雄宝殿、藏经阁并称三大殿。此殿原为少林寺山门,初建于元,明、清多次整修。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少林寺大修时,在此殿前另建一山门,原门改称天王殿。可惜1928年毁于兵火。
现在的天王殿是根据中国文物研究所提供的研究资料,于1982至1983年重建的。其平面布局仍以原址结构为准。新殿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加前、后廊。
二、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位于少林寺常住院的中间位置,是全寺佛事活动的中心。在古代又称“三世佛殿”、“琉璃大殿”,通常简称为大殿、正殿、宝殿等。据唐《少林寺碑》“山间宝殿”、“妙楼香阁”等记载,大约从唐代起已在今址建造宫殿式的常住院,同时,也有了少林寺寺中的主殿和各类楼阁建筑。
三、鼓楼
鼓楼位于少林寺大雄宝殿西南侧,与钟楼对称。原为转轮藏阁。清代雍正十三年“藏阁”改为“鼓楼”。
鼓楼建于元大德元年(1297年),历时四年于大德四年(1300年)完工。楼上原贮藏经,后设轮式阅读藏经的转轮,因名转轮藏。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年)重修时置巨鼓于楼上,改名鼓楼,与钟楼一起成为寺院“晨钟暮鼓”的场所。
四、钟楼
钟楼位于少林寺大雄宝殿东南侧,创建于元至正五年(1345年),1928年毁于兵火。今天的钟楼是1994年在原址上重建的。钟楼通高27.51米。内部为三层楼阁。钟架为自地面单独建立的木构体系,与钟楼结构分开,撞钟的震动不会影响楼阁。
五、藏经阁
藏经阁又名法堂,位于少林寺大雄宝殿之后的中轴线上,为高僧讲经说法和贮存佛经典籍之所。少林寺藏经阁现存《中华大藏经》、《龙藏》、《大正藏》、《高丽藏》及其他典籍计数万册。据碑铭记载,此阁创建于元代至正(1341-1368年)年间。
六、方丈室
方丈室是寺中方丈起居与理事的地方。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9月30日,清高宗弘历游少林寺时即以方丈室为行宫,故又称“龙庭”。该室初建年代约为明初,经历代维修,现存建筑为清代遗物。今室内正中置1995年少林寺建寺1500周年时信徒赠送的鸡血石“佛祖讲法”浮雕,北壁内侧置少林寺传代世系谱。
以上就是少林寺院中都有哪些建筑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