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新宇
点击:1582 时间:2017-05-08 11:10
财神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是财富的代表,他是个生财聚财的神仙。而在我们中国很多生意人都会有请财神进门的习俗,相传这样可以带来财运。那么财神节是什么时候呢?
2017年财神节是哪天
2017年9月12日 星期二 农历七月廿二
每年的农历七月二十二日就是财神节,有的地区称此日为财神生日,而又有的地区把这一天誉为财神节。相传财神节这天,需打开大门供奉财神,把他伺候高兴了,才能够偏帮你的财富运势,打开财富之门,所以一来二去,代代相传,这一天便列入传统民俗,被称为是财神节了。
财神节,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七月二十二,是财帛星君李诡祖的祭祀纪念日。
中国的汉族民间习俗是正月初五拜财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财神生日,又叫财神节。该习俗遍及整个中国大陆,港澳台,南亚国家及华人聚居之地。
这一天,所有的经商业户,都要大放鞭炮,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开开心心、欢欢喜喜,所有美好的语言一起开放。鞭炮自清晨开始,一直延续到午后。中午宴宾朋,晚上亲人聚,热热闹闹一整天。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
春节时,一般人家必悬挂此图于正厅,祈求财运、福运。正月初五,各商店开市,一大早就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迎接财神。据《古禾杂识》记载:“初四日午后接灶,至夜则接路头,大家小户门前各悬灯二盏,中堂陈设水果、粉团、鱼肉等物,并有路头饭、路头汤,鄙俚之至。”清人顾铁卿《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苏州人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
我国北方地区有在正月初一拜财神,正月初五接财神的习俗。是日家家户户摆供品为财神祝寿,祈求财神赐福,保佑来年财源广进,五谷丰登,幸福美满。蒲松龄在他的《穷汉词》里面描写了这种习俗:“大年初一,烧炷名香,三盏清茶,磕了一万个响头,就把财神爷爷来祝赞祝赞。忙祝赞,忙磕头,财神在上听缘由;听我从头说一遍,诉诉穷人肚里愁。”
民间有两个财神节
他告诉记者,在中国神话当中,财神的出现比较晚,司职财富的神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这与宋代以后商业的繁荣有关。而有关财神的传说最早来自于《封神演义》,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封了很多神,其中就有几位财神。综合民间供奉的财神,自古中国至少有六位财神,四个文财神和两个武财神,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商家崇拜的财神并不只是特定的一位。
除了大家供奉的财神不是单一的,财神的节日也并不只有一个,每年的七月廿二和正月初五都是财神的节日,不过七月廿二是为了庆祝财神生日,正月初五则是迎财神。不同于迎送灶王爷,财神只有接没有送,正月初五接财神这天也十分热闹,大家通过放鞭炮庆祝。七月廿二的财神生日,民间传说的其实是赵公明的生日,但这毕竟也是传说,所以大家也不分具体是哪位财神的生日了,一起给几位财神过节。其实过财神节是寄托了人们想要发家致富的美好愿望。
财神节的习俗与活动
日照、青岛、威海等地
农历七月二十二,就是青岛民间的财神节了,这一天,所有经商的、炒股的、买外汇的甚至普通老百姓,大宴宾朋,感谢财神的到来,感谢亲朋的支持,大吉大利、欢欢喜喜、热热闹闹一整天。2002年青岛市举办了第一届青岛市财神民俗旅游节,以后每年举办一次,各大商会都会参加。市民对于财神节的庆祝也是比较隆重,做生意的市民大都会选个吉时放几挂爆竹,预示着自己的生意红红火火。
潍坊、淄博、济南等地
自清康熙年间始,每到这天,便进入节日的气氛,从早上起,潍坊的家家产户就忙着购买香纸鞭炮,置办供品佳肴,气氛不亚于中秋节和春节。通常是到下午四时城区乡村的人们就提前下班收工;下午五时许各单位、商铺开始燃放鞭炮,人人脸上喜气洋洋,互相祝福着。
鞭炮花炮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整个城区沉浸在一片节日的气氛中;下午六时许,鞭炮声再度密集起来,城区乡村的家家产户便在财神像前摆供燃香,磕头祈祷,供品大都是八色供或十二色供,富庶人家还会供蒸鱼整羊;供奉祈祷完毕,全家人再煮水饺摆宴席:庆贺一番;供祭庆贺仪式通常持续到晚八时。
港澳台地区:
港澳台地区信仰财神之风胜于内地。各地都有大量财神庙,其中以供奉文财神财帛星君和武财神赵公明为主,间有其他形形色色的财神。但是七月二十二财神节,主要祭祀的是财帛星君李诡祖。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