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让业主放心的互联网装修服务平台 免费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百科>大杂烩> 临终关怀的历史溯源解析

装修开工必须吉利!10秒测算您的装修吉日

临终关怀的历史溯源解析

唐俊风

唐俊风

点击:2560  时间:2017-05-04 09:46

【导读】现代临终关怀观念所蕴含的“尊重生命”和提高临终病人的生命质量等社会伦理价值,以及“接纳死亡”等唯物主义生死观,可以在中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中追溯到其根源。儒、道、释三种思想流派以及中国古代医学,各自有其临终关怀的思想特征。临终关怀是近代医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边缘性交叉学科,是社会的需求和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明发展的重要

关怀照顾临终病人的思想和实践活动,在我国却有着悠久的历史。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临终关怀的历史溯源吧。

临终关怀

  临终关怀的历史溯源解析

  (一)儒家的临终关怀思想

  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其流派创立之始就与人的临终密切相关。古代社会最初称给富贵人家治丧葬礼的人为“儒”,迄至近代,名门富豪死了,仍然要当地文士学者,为死者牌位“点主”。儒家以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为其思想体系的内在主题。

  儒家的临终关怀思想集中表现在“孝悌”上。朱熹诠释“孝梯”为:“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长悌。”在儒家思想中,“孝悌”含义较广,既包括对父母和兄长的礼仪、赡养和临终护照,也包括居丧期应遵守一些礼俗。人的一生除病残和特殊原因外,一般无须子女的过多的照顾,特别需要关怀照护者唯临终阶段而已,孝悌在这里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孟子在《离篓篇》中强调:“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送死”者,“送终”也。“送终”是个广义的名词,它的内涵十分丰富,临终关怀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临终关怀

  (二)道家的临终关怀思想

  老、庄道家视人的生与死为自然规律。认为生死之间如环状相接,周而复始,具有永恒绝对的本体意义。老子曰:“出生入死”;庄子曰:“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志,息我以死。”表达了“生劳死息”的基本观点。就是说,活着就是奔波劳碌,而死亡,则是彻底的“休息”。基于这个观点,庄子一改人类“悦生恶死”的传统,主张“恶生悦死”。并认为“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悟出了生生死死相续相沿的规律。

临终关怀

  道家的生死观也是十分酒脱达观的。道家酒脱达观的生死观,引导人们从整个宇宙看待个人的生与死。他们认为,个人须臾的生命对宇宙而言,只是来去匆匆,如同气的聚散。因此,个人活长活短,或生或死,对宇宙都没什么影响。这种“生聚死散”的生死自然观,使人安于生,顺于死,摆脱面临死亡的哀痛悲恋情绪,解脱生存的根本困扰。所以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老庄道家的死亡观有着广泛的死亡教育作用,使人们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强烈的生死反差。当临终者或家属认识到不只自己或亲人会死,而是任何人都会死亡时,心理生死反差就会得到平衡,临终之际的心身痛苦就会减轻。

临终关怀

  (三)佛教的临终关怀思想

  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海,死亡也是世间最为悲哀和痛苦之事。不过,佛教给死者以极大的希望:平日积德行善,临终之际亲友又能体贴入微地“临终助念”,就有希望“往生西天”,不然则“堕入地狱”。佛教又认为人的生死皆为有情:生时为“本有,临终刹那为”死有“,死后为”中有“,再轮回至初生刹那为”生有“。四有轮回,循环不息。因此在佛教的概念中,死亡不过是人在连续不断生死轮回中的一个阶段而已。人应顺随因缘,面对死亡。

城市:
称呼:
面积:
手机:
户型:
小区:

相关文章

0条回复
我要评论
您好,1个月内您的最佳装修吉日为

2018年4月26日

三月 十一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若您当天无法开工,2018年5月14(三月廿九)

等其它更多日期也是您的装修吉日。

查看全部吉日 >>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

Copyright (C) 2019-2039 zdd365.com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4025474号-1

装修报价

免费设计

公司加盟

装修计算器 今天已有2080人计算了报价
X 错误提示

主材费:                    ? 元

施工费:                    ? 元

设计费:                    ? 元

质检费:                    ? 元

我们的装修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为您推荐3家装修公司免费上门量房,请您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