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让业主放心的互联网装修服务平台 免费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百科>热门> 消毒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装修开工必须吉利!10秒测算您的装修吉日

消毒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李嘉郢

李嘉郢

点击:1849  时间:2017-04-07 16:22

【导读】消毒餐具消毒方法有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物理消毒费,一是化学消毒法,而物理消毒法又分为湿热消毒、干热消毒、电磁消毒和微波消毒,化学消毒法主要是使用化学物品来消毒,有含氯消毒剂、过氧化物消毒剂、醇类消毒剂、季胺盐类消毒剂、碱液消毒剂等。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经常会和自己的家人朋友们一起外出就餐,有时就会用到一些消毒餐具,那么你知道消毒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吗?

消毒餐具

    消毒餐具消毒方法有哪些

    一、物理消毒法

    1、湿热消毒

    ①煮沸消毒:在100℃的沸水中煮数分钟,可杀死微生物繁殖体。本方法适用于餐具、茶具或盛放直接入口食品的容器的消毒。餐具经过去残渣、碱水洗、清水涮、沸水煮3~5分钟后,感官检查达到光、洁、涩、干时,病原微生物的繁殖体都可杀灭。应注意消毒时间应从水煮沸后开始计时,被消毒的物品应全部浸入水中,而且不要码放过密、过实,盘碗等应侧立码放。

    ②蒸气消毒;也是一种较好的消毒方法,常用于管道、容器设备、食品等的消毒。特点是简便实用,效果可靠,与煮沸消毒相比,耗费的热能要大一些。

    ③高压蒸气消毒:消毒效果可靠,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选用。

    ④巴氏消毒:常为工业生产时选用。

    2、干热消毒

    ①烧灼消毒:对耐热物品在火焰上直接烧灼灭菌,温度高,时间短,效果可靠。

    ②干烤消毒:用干热空气对物品加热,常用温度为120~180℃。多用于不耐湿热又不宜烧灼的物品。

消毒餐具

    3、电磁消毒

    ①红外线消毒:利用0.77~1000微米波长的电磁波所产生的热效应消毒。适用于物体表面消毒,光源的远近与灭菌温度有关,20厘米处为175℃,50厘米处为125℃,100厘米处为55℃。温度上升快慢、高低与光源的强弱有关。不同颜色的物体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不同,黑色为87%,灰色为75%,绿色为73%,红色为64%,黄色为50%,白色为46%。

    ②紫外线消毒:利用180~400毫米的电磁辐射消毒。适用于饮食操作间的消毒。使用时,应确保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达标,可采用仪器或试纸的方法来检测紫外线灯管的辐照强度。

    4、微波消毒

    微波消毒是近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微波炉的使用已在家庭普及。由于微波可使水分子震荡而产热,当达到一定的温度和持续时间即可达到消毒效果。

消毒餐具

    二、化学消毒法

    1、含氯消毒剂

    此类消毒剂是常用的有效、方便、价廉的消毒药。

    我国《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要求,在采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有效氯浓度应达到250ppm(250mg/L或0.025%)、浸泡5分钟以上,被消毒的餐具等物品在消毒前应去残渣、去油、清水涮后进行消毒。

    在采取擦拭、淋洒等方式对食品加工器具或台面进行消毒时,消毒液中有效氯的浓度可以提高到450ppm(450mg/L或0.045%)。

    含氯消毒剂在水中溶解时,形成次氯酸而起主要杀菌作用。次氯酸的形成与溶液的酸碱度PH值有关,PH值越低,次氯酸形成的越多。加温可促使次氯酸分解,而使杀菌效果降低。溶液中有机物质增多可消耗有效氯,影响杀菌作用。

    含氯消毒液在配制或消毒过程中,可采用有效氯检测试纸(如中卫牌消毒液浓度检测试纸)对消毒液中的有效氯进行适时检测,补充有效氯浓度或更换消毒液。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

    ①漂白粉:白色碱性颗粒状粉末,有氯臭,含有效氯25~30%(一般按25%计算)。性质不稳定,遇光、热、潮湿、暴露等可加速分解、挥发、失效,有腐蚀性。

    ②次氯酸钠:浅黄色澄清透明的液体,一般含有效氯10%。

    ③次氯酸钙(漂白粉精):白色有氯臭的粉末,较漂白粉性质稳定。含有效氯60~65%,有较强的腐蚀与漂白作用。

    ④氯胺T(氯亚明):白色微黄色晶状粉末,含有效氯24~26%,性质较稳定易贮存。

    2、过氧化物消毒剂

    消毒原理是依其氧化作用使酶失去活性,导致微生物的死亡。特点是杀菌谱广,杀菌力强,分解快,无残毒,使用和配置简单方便等。需要注意的是过氧化物消毒剂与含氯消毒剂一样,对丝织物品有漂白和腐蚀作用。

    ①过氧乙酸

    市售的过氧乙酸(过醋酸)浓度多在20%左右,常用消毒浓度为0.2~1%,常用于生吃的蔬菜、瓜果、工具、容器、手及生产环境的消毒。消毒方法:可用其溶液浸泡、擦拭、喷洒或喷雾等。配好的稀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不宜超过2天,4℃不宜超过10天。

    ②二氧化氯(过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杀菌、保鲜和除奥剂,是理想的氯制剂替代品,在发达国家中已广泛应用于食品、食品加工业、制药业、医院、公共环境等的消毒、除臭、防霉以及食品的防腐保鲜等。世界卫生组织(WHO)己将二氧化氯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消毒机理:二氧化氯通过活化释放出游离态二氧化氯,二氧化氯不稳定释放出新生态原子氧;Cl02→C1-+2[O],新生态的原子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通过氧化微生物的原浆蛋白活性基团,使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氧化分解而达到杀灭病菌、病毒的目的。其杀菌能力是氯气的2.5倍。二氧化氯还能与空气中或各种物质表面的氨、硫化物、有机物作用,从而达到除去臭味的效果。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生活饮用水出厂水中二氧化氯限值为0.8mg/L,余量应≥0.1mg/L,管网末梢水中余量应≥0.02mg/L。物体表面消毒常用浓度30~200mg/L。

    二氧化氯消毒液在配制或消毒过程中,可采用速测盒或检测试纸(如中卫牌二氧化氯速测盒或绿洲牌消毒液浓度检测试纸)对消毒液中的有效氯进行适时检测,补充有效氯浓度或更换消毒液。

消毒餐具

    3、醇类消毒剂

    杀菌机理是使蛋白质变性、抑菌繁殖和溶菌。特点是性质稳定,作用较快,无腐蚀性,与其它消毒剂配合使用可增强杀菌作用。最常用的是75%的乙醇溶液,5分钟可杀死细菌繁殖体以及结核杆菌,对肝炎病毒的效果不好,对真菌孢子的杀灭需要30~60分钟,温度升高可加强杀菌作用,污秽不洁的污渍会影响乙醇的杀菌效果。

    4、季胺盐类消毒剂

    常用的有新洁尔灭、度米芬等。常用浓度为0.1~0.5%,使用方法主要是浸泡、擦拭、喷洒等。主要用于手的消毒。作用机理主要是改变细胞渗透性、使菌体破裂等。特点是使用浓度低,溶液无色、无污染、无腐蚀和漂白作用,性质稳定、耐热、耐光、保存期长,毒性低,表面活性强,使用方便等。缺点是对部分微生物杀灭效果不好,特别是对细菌芽孢。另外,价格较贵,配制禁忌较多,受有机物影响较大。

    5、碱液消毒剂

    用10%食用烧碱水(温水)浸泡食具、厨具,不但有去油污好的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消毒效果。

城市:
称呼:
面积:
手机:
户型:
小区:

相关文章

0条回复
我要评论
您好,1个月内您的最佳装修吉日为

2018年4月26日

三月 十一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若您当天无法开工,2018年5月14(三月廿九)

等其它更多日期也是您的装修吉日。

查看全部吉日 >>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

Copyright (C) 2019-2039 zdd365.com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4025474号-1

装修报价

免费设计

公司加盟

装修计算器 今天已有2080人计算了报价
X 错误提示

主材费:                    ? 元

施工费:                    ? 元

设计费:                    ? 元

质检费:                    ? 元

我们的装修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为您推荐3家装修公司免费上门量房,请您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