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冲
点击:1369 时间:2017-04-07 16:11
“一字二画三印章”,这是鉴定一张古代字画的次序。下面一起来具体学习一下古画鉴别需要掌握的知识吧。
古画鉴别需要掌握的知识
作品有伪还因为代笔之作屡见不鲜。大约因作者事务繁忙,精力不继,而求索盈门,出于无奈,往往由学生,儿子代书代画,然后自己题款。这种作品中,假中有真,真中有假。据传王羲之的代笔者为张翼,宋代马远的代笔者是他的儿子马麟,文徵明的代笔者为朱子朗,而唐伯虎则往往请自己的老师周臣代笔,董其昌的代笔者为赵左。清代刘墉书法的代笔者,竟是他的三个侍妾,名唤月华、春晓、四姐,三人轮流代劳。
书画的真伪,在收藏家或古董商心目中,当然是头等大事,但对我这个纯粹的欣赏者来说,真也好,伪也好,只要是一幅神完气足的作品,就是好画。有的赝本,作者自身的功力水平甚至超过原作者,但因他运气不佳,知名度不高,才不得已而为之。当年张大千画赝本石涛画,可能比石涛的真本还好一些,所以使资深行家也上当受骗。今天张大千的作品也有真伪问题了,我看大千先生天上有知,会心平气和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只不过历史的重演而已。
首先得熟悉中国美术史,熟悉渊源流派,这样才能从大的坐标里认识具体的书画家、作品。
对历代书画家(可定为真迹)的作品的风格特点要有系统的认识。这是验证同一书画家其它作品的标尺。
历代书画着录、笔记,有关书画家的传记、年谱以及其它相关的文史知识可有助于我们对古代书画作品进行更为精确的鉴定。着录书上就记载有一些常见的作为情况,例如:吴应卯常伪造祝允明的书法;朱朗是文徵明的学生,即以造文徵明的假字为业;至于王石谷,就常为王荦专造他的假画而苦恼。等等。
如果对书画创作的方法、过程有很深的了解,无疑大大有益于书画鉴定。历代鉴定家、收藏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书画家,如近现代的吴湖帆、张大千以及启功、谢稚柳、徐邦达等人。
最关键的是实践,从大量的鉴定实践中不断地积累经验。已故鉴定家刘九庵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从实践中成长起来的大师。长时间鉴定实践中的观察、比较、分析、研究,才能逐渐获得鉴别门径。
古画除了真伪问题外,品相非常重要,也就是它被保存的是否完整,那些破破烂烂,模糊不清,装裱补修多次的古画即使是真的,它的价值也大受影响,古画是越古越好,不是越破越好,太破旧也不容易鉴定。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