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盈
点击:1319 时间:2017-04-05 09:11
眉户是陕西省和甘肃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那么,陕西地方戏眉户剧的特点及演唱形式是什么?
一、眉户剧介绍
眉户又称眉鄂,因其方言发音为迷糊所以有人误认为其又名“迷糊”,或称“曲子戏”、“弦子戏”,是陕西省主要的汉族戏曲剧种之一。眉户盛行于关中,而山西、河南、湖北、四川、甘肃和宁夏等部分地区也有流行。
二、眉户剧的特点
眉户的伴奏乐器以三弦为主,板胡海笛相辅。不同于秦腔的高昂激扬,豪放粗扩,眉户的唱腔较为委婉细腻,优美动听,富于表现深沉、凄楚和悲痛。戏曲服饰简朴,化妆粗线条。表演动作真实、生活化。整体风格较为现代。眉户的曲调甚为丰富,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
大调以唱悲伤剧情为主,如《老龙哭海》、《罗江怨》、《老五更》等;小调以唱欢喜剧情为主,如《采花》、《银红丝》、《一串铃》等。现在眉户的唱腔音乐精练到50多个曲牌。眉户传统剧目收集整理已达二、三百种,不包含各地同曲异唱。广泛流传的有《张连卖布》、《尼姑思凡》、《安安送米》、《刺目劝学》、《杜十娘》等。
新编演出的剧目有《兄妹开荒》、《大家喜欢》、《十二把镰刀》等。现代戏《梁秋燕》是其中的代表剧目,享有极好的声誉,以至于有“看了梁秋燕、三天不吃饭”的赞美。
三、眉户剧的演唱形式
眉户的演唱形式分为两种:
一是仍保留地摊子演唱的曲艺形式。其唱本多系折子戏,如《女寡妇验田》、《古城会》、《皇姑出家》等,这种节目常常是一唱到底,很少说白。
一种是舞台演出形式,其剧目既有如《反大同》、《火焰驹》等大型本戏,又有如《张连卖布》、《两亲家打架》、《杜十娘》等折子戏,有白、有唱、有表演,曲牌选用自由。
四、眉户剧的起源
眉户剧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陕甘宁边区称为“眉户”。眉县和户县一带位于秦岭太白山麓,自古盛行民间歌曲,眉户曲起源于这些汉族民间歌谣,古称“清曲调”。眉户曲在华阴和华县一带逐步发展为眉户戏曲。
华阴和华县是周朝郑国地域,眉户可能受到“郑声”的影响。由此眉户在关中分为东西两路,关于东路眉户,流传有“同州的梆子合阳的线(指吊线木偶),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
以上就是陕西地方戏眉户剧的特点及演唱形式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