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让业主放心的互联网装修服务平台 免费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风水> 南京风水格局具体分析

装修开工必须吉利!10秒测算您的装修吉日

南京风水格局具体分析

韩子宵

韩子宵

点击:2607  时间:2017-04-01 10:31

【导读】南京是六朝古都之一,地势险要,四周都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就是因为这些特点,所以,自古以来南京就是多朝的都城,可见南京是难得的风水宝地,而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南京涵碧楼除了东迎紫气,也衔接中山东路、汉中门大街的城市发展走向。

历来人们称南京为“虎踞龙盘”,在这里形成了风、水兼备的宝地,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南京风水格局具体分析吧。

南京风水

  南京风水格局具体分析

  一、南京风水之南京的来龙走势。

  (1)主龙走势:纵观南京龙势,当以安徽省的黄山为祖宗,由黄山莲花峰出脉,龙脉分支,其左支为南京龙脉之祖脉,平原地带龙随水行,过泾县,再过芜湖县,直达石臼湖地带,此为祖龙第一节。再从石臼湖到天生桥地带,跨过句容北河,直抵南京市江宁区的方山镇方山风景区,此为来龙第二节。

  再从方山地带直行而结紫金山,其中以钟山医院后面的山脉为主脉直上山顶,其余山脉为副助之脉,从而整体形成了一个牙环行的山体行状,此为龙脉笫三节。主脉再从紫金山顶直下,过刘王井到南京航空烈士公园,过兴卫村水库地带,过万寿村到长江边的笆斗山,然再跨江吐舌直接八卦洲,此为行龙最末一节。

南京风水

  (2)左护砂:主龙行至石臼湖地带后分支,左支潜行至陶吴镇,再从陶吴到牛首山风景区,直下到将军山风景区,直抵秦淮而止。

  (3)右护砂:主龙行至石臼湖地带后分支,右支潜行至汤山镇汤山风景区地带,后直抵长江岸边的栖霞山名胜风景区地带。

  二、南京风水之格局——“青龙舔水”。

  长江之水万里奔腾而来,气势磅礴直入东海之滨,南京之龙从黄山潜泳而来,从方山起顶,到紫金山整体山脉处张开齿牙,前唇直抵长江之岸,吐舌舔汲于八卦洲,故本人将南京地形格局称为“青龙舔水”。为何称为“舔水”?因舌头之闪烁也,其八卦洲为舌头而被长江水侵袭,伸屈闪烁谓之“舔”。若如重庆之地,口唇直入于江则称为“汲水”也。

南京风水

  三、南京风水之南京市主城区的地理位置。

  按照环境学的龙势规律,南京的主城区,以及首府位置应该要承接主龙的气脉,这样才能称正承龙气,受运得生。今观南京的首府,以及六朝古都的位置,都没有真正的连接主龙,而去接到主脉分支的偏峰,即今之玄武区、白下区、鼓楼区一带,这些地方看似四象公正,前后左右配照合理,诚如众位风水师在论文上的述说,真好地也。

  四、南京发展轴线不断西移

  巍巍紫金山,孕育了六朝古都的浩瀚历史,也书写了“金陵帝王州”的盛世长卷。朱元璋曾经说,“取金陵,即取天下”。他把一生所有的风水能量,全都布局在紫金山,成为南京最高的仰望。

  辛亥革命以后,南京成为中华民国的临时首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总统府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这里成为了当时中国政治军事的中枢、重大事件的策源地,很多重要人物都在此活动过。

  到了现代,南京继续沿着中山东路向西发展,新街口成为南京的市中心,这块弹丸之地的日均客流量峰值能达近百万人次,被誉为“中华第一商圈”。

南京风水

  2001年,南京市第一次提出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打造河西新城和江北、仙林、东山三个新市区,跨出老城天地宽,如今河西新城已经成为了现代化新南京的标志。

  不难发现,从历史格局上来看,整个南京城市的发展轴线在不断西移动。与此相应,南京人的置业板块也从传统的“东富”延伸到现在“东富西贵”的双重布局。

城市:
称呼:
面积:
手机:
户型:
小区:

相关文章

0条回复
我要评论
您好,1个月内您的最佳装修吉日为

2018年4月26日

三月 十一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若您当天无法开工,2018年5月14(三月廿九)

等其它更多日期也是您的装修吉日。

查看全部吉日 >>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

Copyright (C) 2019-2039 zdd365.com 版权所有 津ICP备2024025474号-1

装修报价

免费设计

公司加盟

装修计算器 今天已有2080人计算了报价
X 错误提示

主材费:                    ? 元

施工费:                    ? 元

设计费:                    ? 元

质检费:                    ? 元

我们的装修顾问将在24小时之内与您联系,为您推荐3家装修公司免费上门量房,请您保持通话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