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盈
点击:3879 时间:2017-03-30 09:12
三大派的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刘宝全
刘宝全(1869-1942),男,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
刘宝全的大鼓唱腔是综合胡十、宋五、霍明亮三家之长加以创造而形成的。他还把京剧、河北梆子、石韵、莲花落、马头调等的表现手法熔冶到京韵大鼓的唱腔和表演之中。他创造的唱腔既刚劲又华美,既庄重又俏皮,有时借鉴京剧老生的唱法,真嗓假嗓兼用,娴熟自如地运用胸、喉、鼻和脑后等部位共鸣达到了“低音珠圆玉润,高音响遏行云”的妙境。
同时,还完善了似说似唱、说唱交融的演唱方法。民国二十七年他以七十高龄去上海演出,当时《半月戏剧》刊有人著文赞扬他演唱的《单刀会》,说他“精神活泼,音调铿锵,表情尤细腻周密,拔高时清脆流利,如长空鹤唳。走低时圆浑洒脱,如玉盘走珠,状关壮缪庄严肃穆,表鲁子敬矩谨诚厚,不特脸上指上有戏,即眉目腰腿两足间,亦无一不有戏情溢露”。
二、白云鹏
白云鹏(1874-1952.4.6)是京韵大鼓演员,白派创始人。白云鹏年轻时在农村演唱竹板书,后拜木板大鼓艺人史振林为师。
1910年三十岁时到京津一带演唱由木板衍变而成的京韵大鼓。初时演唱的曲目有《长坂坡》、《战长沙》、《单刀会》等。随着在四海升平游艺场演唱“文明大鼓”,白云鹏不断地在实践探索,发展自己的艺术风格,孕育着新的艺术流派。
1910年后白云鹏根据自己的素质和理解力加工创造了白派的代表作《焚稿》、《哭黛玉》、《探晴文》及《孟姜女》等。他嗓音虽低,听来却圆润浑厚,吐字清晰有力,唱腔于妩媚中透苍劲,善于通过半诵半唱传达人物的内心情感。白派在描绘景物和抒发人物忧思之情时,常用平中见奇,稳而有变的唱法,恰当地调动了排比句的功能,具有深挚的艺术感染力。
三、张小轩
张筱轩,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北京人。“走票”时标名“张处”,年轻时就十分喜爱京剧和曲艺,公余时常在堂会中“走票”(业余性质的参加演出)曾参加德寿山组织的票房“醒世金铎”。青年时期常票演北京时调小曲,19岁时,拜朱德庆为师,改学木板大鼓。民国成立后,长期在天津演出,也曾献艺于南京、上海、济南、沈阳等城市。
与刘宝全、白云鹏并称为京韵大鼓的三大流派。他身材魁梧,擅长讲述金戈铁马的故事,如《博望坡》、《古城会》、《华容道》等。张小轩还创作过《天津水灾》、《打杨村》、《打昆山》等现代题材曲目,已散佚无存。弟子宋明元等均已去世,再无传人,张派遂成绝响。
以上就是三大派的京韵大鼓的代表人物都有谁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