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鑫
点击:1325 时间:2017-03-27 11:02
1795年苏格兰成立世界上第一个冰上溜石俱乐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壶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
冰壶运动的起源和发展有哪些
20世纪初,冰上溜石在加拿大广泛开展,1927年举行首次全国冰上溜石比赛,当时称麦克唐纳·布赖尔(MacDonaldBrier)锦标赛,1980年更名为拉巴特·布赖尔(LabattBrier)锦标赛。60年代先后在瑞典、挪威、瑞士、法国、联邦德国、丹麦以及意大利等国家广泛开展。1959年举行首届苏格兰威士忌杯赛,1968年改称加拿大银扫帚锦标赛,1986年正式定名为世界冰上溜石锦标赛。
1979年起举行世界女子冰上溜石锦标赛。场地长44.5米、宽4.32米,四周设有高2英寸,宽4英寸的木框。场地中线两侧分别有前卫线、丁字线和后卫线,丁字线的交叉点为营垒的中心点,以中心点为圆心,向外分别各画一个半径为0.15米、0.61米、1.22米、1.83米的同心圆。砥石由苏格兰不含云母的花岗岩石制成,直径29厘米,厚11.5厘米,重19公斤。每场比赛两队参加,每队4人,共进行10局,每局投两次(共16枚砥石)。
比赛时各队按一垒队员、二垒队员、三垒队员和主力队员的顺序,向对方交替投掷砥石,以砥石距离对方营垒圆心的远近计分,近者得分,每石1分,积分多的队为胜。1924、1932、1936、1964、1988和1992年6次被列为冬奥会表演项目,1998年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
冰壶球的发展
就在十几年前,“冰壶”对中国人来说还只是一个无法生出任何想象的陌生词汇。1995年,在世界冰壶联合会的大力推动下,由日本出人、加拿大出技术在中国举办了第一届冰壶培训班。
“学员练什么的都有,田径的、速滑的、冰球的。”许水生是培训班70多名学员中的一位,而他的“同学”、2009年哈尔滨大冬会带领中国男“壶”夺取铜牌的张为教练当时是哈尔滨体校的舞蹈教练。然而,就是这样“生拉硬拽”起的中国第一支冰壶人才队伍到1998年时已是人去楼空。
场地示意图2000年,中国第一支冰壶队哈尔滨市队艰难成立,2003年,第一支国字号队伍诞生,同年,中国加入世界冰壶联合会,自此,世界冰壶赛场才有了中国运动员的身影。
然而,就是用这短短的六年时间,中国冰壶人走完了其他国家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走完的路。2006年中国女队获得世锦赛第五名的好成绩,时隔两年,在加拿大弗农举行的2008年世锦赛上,中国姑娘曾两度击败冰壶“梦之队”加拿大队,获得亚军,而男队随后在美国北达科他州举行的男子世锦赛上夺得第四名,同样创造历史最佳战绩。据说,那一届的女子冰壶世锦赛在加拿大创造了93%的高收视率,而这一切皆缘起于中国女“壶”在赛场上掀起的“东方旋风”。
中国冰壶为何进步如此神速?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冰球部主管冰壶项目的副主任李东岩认为,这是依靠了举国体制的保障,走了一条多出国训练、多与高水平队伍打比赛的发展“捷径”。“没有国家的经费支持,任何一个项目都很难短时间内有很大提高。”当前,中国队每年约有7个月的时间在加拿大训练。
此外,正如中国体育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所证明的那样,从项目发达国家聘请高水平外教也是竞技成绩迅速提高的关键因素之一。据李东岩介绍,中国冰壶队先后聘请了4位外教,他们带来了崭新的冰壶运动理念,帮助队伍加深对冰壶这个项目规律特点的认识。
带领中国女队夺取本届大冬会金牌的加拿大人丹尼尔·拉斐尔说过的一段话耐人寻味:“中国队员每天都在练习冰壶,而在加拿大,绝大多数冰壶运动员都是白天工作一整天,晚上和周末训练。”
冰上溜石其实,中国冰壶队选择这种全日制的训练生活多少也是无奈之举。冰壶在中国是个绝对“冷门”项目,若要推广,先得打下一定的“知名度”。“首先要取得比较满意的成绩,吸引社会的关注,引起国家的重视,这是第一位的;之后才谈得上普及,比如观众来到现场或在电视上看到比赛,知道的人多了,觉得这个项目挺有意思,然后产生亲身参与的愿望,而这是第二步的问题。”李东岩说道。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