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军行
点击:883 时间:2017-03-22 11:31
近几年,京津冀地区尤其是北京的雾霾污染愈演愈烈,治理雾霾的方法都有哪些呢?下面一起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治理雾霾的方法都有哪些
(一)严格控制污染物排量
控制污染物排量是最直接的防止措施,也是最有效的。
1.控制重点行业污染和扬尘治理。强化各类烟粉尘污染物治理,推进未淘汰设备除尘设施升级改造,确保颗粒物排放达到新标准的特别排放限值要求,加快重点企业脱硫、脱硝设施建设。
2.发展绿色交通,加强机动车尾气排放治理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系统和城际间轨道交通系统,鼓励绿色出行,积极推广电动公交车和出租车,大力发展电能、太阳能等新能源汽车,鼓励燃油车辆加装压缩天然气,促进天然气等清洁能源作为汽车动力燃料,为汽车安装净化装置,实现汽车尾气催化净化。
(二)积极发展生态公益
1.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坚决淘汰国家确定的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严控“两高”行业产能,大力淘汰钢铁、建材和纺织等一批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节能减排要求的落后产品、技术和工艺设备。
2.是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协调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节能环保产业技术标准和规范,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技术研发扶持力度,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支持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新兴支柱产业。
3.政府要发挥主导地位,大力发展的清洁能源,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鼓励节约能源,积极推进建筑节能,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发展,推广使用太阳能光热、光电建筑一体化和地源热泵等技术。
(三)采取体制改革和法制创新的方法
要用体制改革和法制创新的方法缓解和解决区域雾霾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的城市出现大城市病?除了工业的粗放发展没有得到解决外,主要的原因是中国的大城市往往都是政治优势型城市。如首都、省会城市、副省级城市等,积聚有相当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资源,吸引了产业来落户,吸引人群来就业,吸引学生来就学,吸引病人来就医。
要解决大城市病,必须要针对这一体制的缺陷开展针对性的改革,防止改变自然的城市发展格局继续扩大。下一步,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创新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路:一是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在全国尽快推行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服务一体化和均质化,减少大城市的吸引力;二是形成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权力清单,形成行政区域上下级关系的规范化,让地方在权力清单的范围内有充分的政治、经济、社会、环境资源调配权,让各城市不分行政级别就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特色的发展优势,形成对资本和人才的充分吸引力。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