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煦
点击:1318 时间:2017-03-21 15:09
环颈鹦鹉为中型鸟类,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红绿鹦鹉,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鹦鹉,饲养的朋友也比较多,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环颈鹦鹉。
环颈鹦鹉的尾巴是极长的,嘴巴是红色的,上体主要是呈深草绿色,下体的颜色较浅,最易区分的特征是颈部有一条环绕颈后和两侧的粉红色宽带。野生环颈鹦鹉主要是栖息在山麓和村庄、农田或者是一些乡村庭院等地区,食物上环颈鹦鹉主要是以植物种子、果实等为食。
环颈鹦鹉雄鸟头部为辉绿色,在颈部的两侧和耳羽的后面逐渐变为淡蓝色。嘴的基部有一个窄的黑线,沿眼先向后延伸至眼睛。颏部、喉部为黑色,并向后和颈的两侧延伸,与后颈向下的一个狭形玫瑰红色颈环在颈侧相连接,也是它独有的特征之一。上体为辉草绿色,邻近玫瑰红色颈环处为蓝色,腰部和尾上覆羽特别辉亮,尾羽逐渐变长,中央尾羽最长,颜色为蓝绿色,基部较绿,具窄的黄色尖端,外侧尾羽越向外绿色越浓。翅膀为绿色,翅上的小覆羽和中覆羽略沾蓝色,大覆羽及飞羽为暗绿色。下体较淡,较背部呈更多的灰绿色,肛周、覆腿羽、翅下覆羽和腋羽为淡黄色。
雌鸟的颏部、喉部没有黑色,头上没有黑纹和玫瑰红色的领环,尾羽较短,其余羽色与雄鸟相似。虹膜淡黄色,嘴珊瑚红色,脚和趾石板灰色或石板绿色。
环颈鹦鹉喂食要点
环颈鹦鹉的生命力比较强,对周遭的变化不会显得太敏感,因此饲养这种鹦鹉还是比较简单的。环颈鹦鹉的说话能力不如同类的大型鹦鹉,但饲养一岁左右便会开始模仿声音与说话了。
环颈鹦鹉食物上不要只喂食单一种子饲料,鹦鹉主要以种子、坚果、浆果、植物嫩芽、花朵以及花蜜等为食;偶尔会前往农耕区的果园和谷类作物田中觅食,造成稻米相当程度的损坏。
环颈鹦鹉繁殖方式
野外繁殖
环颈鹦鹉在野外的繁殖期差异较大,在印度为12月到隔年5月;斯里兰卡为11月到次年6月;在非洲的繁殖期为8到11月。求偶时两翅半张,尤以雄鸟最为明显。筑巢在天然的树洞或啄木鸟废弃的巢洞中、或岩壁的裂缝中,有时也自己啄洞筑巢,或者在旧的建筑物和墙壁洞中营巢。雌鸟每窝产卵4-6枚。卵呈白色椭圆型。雄鸟和雌鸟轮流孵卵,但雌鸟孵卵时间较长,孵化期22-24天。
人工繁殖
人工繁殖,可以选择30×30×40公分的厚木巢箱。雌鸟一次会产下2到6枚卵,孵化期21-24天,幼鸟羽毛长成约6到7周,在人工豢养下,相当容易繁殖,但是雌鸟相当强悍,因此时常发生凶悍的雌鸟咬伤甚至咬死雄鸟的情形,饲主在配对的时候应该循序渐进,切勿贸然将两只不熟悉的鸟关入同笼,以免发生惨事。人工豢养下的幼鸟会在羽毛长成的14天后能够独立,雄鸟18个月就已经成熟,但是初次繁殖通常在3岁左右最佳。
以上就是环颈鹦鹉相关介绍,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