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玻
点击:1873 时间:2017-03-21 10:08
中国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就是我国最早按乐器的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pao)、竹”八类。
瑟瑟“金”类包括钟、铃、鎛(bo)、镛、铙(nao)、笙钟、颂钟等;“石”类包括玉磬(qing)、笙磬、颂磬、鸣球等;“土”类包括埙(xun)、缶(fou)等;“革”类包括县(xuan)鼓、鼗(tao)、应鼓、搏(bo)拊(fu)等;“丝”包括琴、瑟、筑、筝等;“木”类包括圄(yu)、柷(chu)等;“匏”类包括竽、笙、簧等;“竹”类包括箫、龠(yue)、笛、篪(chi)等。
古代乐器特点
从原始时代到夏商时期,我国的乐器主要是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两类,如土鼓、磬、缶、钟、骨哨等,都是用天然材料所制成。到了商代,出现了很多用青铜制作的乐器,在性能和工艺上已大大高于原始乐器。
西周时期,乐器的种类增多,仅见于古籍中记载的就有七十多种,如编钟、编磬、箫、笙等。弹弦乐器也在这时出现,但较为简单,发音单调。到了春秋战国,乐器的发展较快,出现了弹拨乐器筝,吹奏乐器竽等;旧有的乐器如编钟在研制、性能方面也都为此前任何编钟所无法比拟。在湖北随州出土的曾侯乙编钟,共八组六十四件,总重量达2500多公斤,音阶准确,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每钟可发出相距三度的两个音,总音域达五个八度,其精湛的工艺水平深为现代人所惊叹。
秦汉时期出现了排箫、羌笛、笳、箜篌、琵琶等。到了隋唐时期,乐器的品种愈加增多,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载,共有三百余种。拉弦乐器在此时也开始出现,如奚琴,有两条弦,用竹片在两弦间摩擦发音,这恐怕就是胡琴的前身了。
宋代的乐器又有自身的特点,一是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吹奏乐器,二是拉弦乐器开始得到重视,如马尾琴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流行。元、明、清以后的乐器更加多样,性能也更为完备,特别是西洋乐器的传入,又为我国乐器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使我国古代乐器呈现出更加多姿多彩的面貌。
按中国古代之乐器,种类甚多。惟列人今日古玩器物中者,只有上述数事。盖乐器之质料不同,有铜铁者,有丝竹者,有石玉者,有木者,有皮者。种类不同,耐久性即不相同。竹木丝皮,转瞬即行消亡,无法保存。故今日绝无数百年以前之竹木乐器。
如有之,定系伪充,无待考究也。且古玩中金石器物之所以视为贵重者,半由于其上载有文字,而乐器中之镌有文字者,以铜铁制者为最多。玉石虽有,为数甚少,极?易见。铜乐器中以钟上镌有文字为风尚。盖铸造者,志在召示后世,雨永久。
故冶铸之年月,作者姓氏,及铸治动机,均镌刻于其上。此风迄今未戢。故钟上有文字者多,且字数亦以钟上者为多。《博古图》载:周齐侯缚钟铭文四百九十二字,如此巨制,在他器物上实不易睹。古钟多有文字,最少者亦必有作者姓氏,及钟之名称。
完全无字者甚少。钟之为考古家所宝重,为古玩中之要物,此其主要原因也。以铁铸者,只周末时有之,以后则最为普通。惟在三代时,未之所闻。故书籍上铁钟之着名者,从未一见。但实际确有之。
民国二十八年春,北京古玩客商,由山西某古寺买来铁钟一口,高北京市尺三尺七寸,红斑灿烂,内外满镌篆文。经北京考古专家鉴定,确为周代之物。现仍存北京炭儿胡同某古玩商处,殊为中国从来不经见之宝物,国人极应保护之也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