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玻
点击:1374 时间:2017-03-20 17:22
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砂型铸造,其铸件约占铸件总量的90%。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金属加工工艺有哪些方法。
一、铸造的特点及应用
1.能够制造各种尺寸和形状复杂的零件或毛坯,其轮廓尺寸可小至几毫米,大至几十米,质量可小至几克,大至数百吨。形状有最简单的平板、圆柱体等,也有内腔复杂的铸件如汽缸体等。
2.铸件与机器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都可以做到最为接近,因而切削加工余量可以减到最小,这就减少了金属材料的消耗量并节约了加工工时。
3.适应性强,铸造方法可以铸造各种合金,对于脆性金属,如铸铁等,铸造是唯一的毛坯制造方法。铸造既适于单件小批生产,又适于大批大量生产。
4.设备投资少,铸件的成本较低,而且原材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金属废料可以再次直接熔化使用。此外,在大多数情况下,无须进行巨大的生产准备工作,生产周期短。
铸造主要用于生产减速机箱体、机床床身、水泵外壳和三角带轮等具有较复杂结构的产品或采用铸铁为材料的产品。
二、铸造合金的铸造性能
1.充型能力
充型能力是指液态金属充填铸型型腔的能力。影响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流动性、温度和压力及铸型填充条件。
(1)金属流动性。流动性好的金属,充型能力好。
(2)温度和压力。温度越高,保持液态时间越长,传给铸型热量越多,充型能力强。提高压力,可显著改善金属的充型能力。
(3)铸型填充条件。铸型填充条件主要有铸型蓄热能力、铸型温度和铸型排气能力。
铸型蓄热能力指铸型从金属中吸收和储存热量的能力,铸型材料导热系数越大,充型能力就越差,如金属型,易出现浇不足。铸型温度主要影响液态金属冷却速度,温度高,充型能力强,金属型和熔模铸造,应预热铸型。铸型透气性好,则充型能力强,可通过扎气孔、加木屑,在远离浇口的最高部位开设气口等方法改善铸型的排气能力。
2.收缩
铸件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很大,必然会引起收缩。凝固过程中的收缩会造成凝固产生缩孔、缩松,固态下冷却时会产生变形、开裂。可通过控制浇注温度,采用“定向凝固”和“同时凝固”工艺,通过合理冒口、冷铁,改变局部凝固速度等措施加以预防。
三、常用合金的铸造性能
1.铸铁
铸铁是极其重要的铸造合金,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灰铸铁流动性好,可浇注出形状复杂的薄壁铸件,并且收缩小,产生缩孔和裂纹的倾向较小。球墨铸铁由于浇注前需要经过球化处理,使铁水温度降低,流动性有所降低,且球墨铸铁收缩率较大。可锻铸铁因熔点高,流动性较差,收缩也较大。
2.铸钢
铸钢流动性差,收缩性大,容易产生偏析、氧化、吸气等现象,并且熔点高。
3.有色金属
铜合金的铸造特点是熔点较低,流动性好,收缩较大,易于氧化和吸气。铝合金的流动性很好,收缩率稍高于铸铁,铝合金在液态下也极易氧化和吸气。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