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凌盈
点击:1548 时间:2017-03-09 09:07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华夏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一朵艺术之花。那么,各个民族的吹奏乐器有哪些呢?
一、壮族:田螺笛
壮族拟声田螺笛,在靖西等地历史悠久,只是多年来没引起人们注意。田螺笛的制法很简单。只要选择大个田螺,剪掉尾部尖端处为出音孔,去掉内肉,在离大口处约2厘米处开一笛孔贴上笛膜即可。吹奏时嘴贴笛口,模拟歌曲调子进行吹唱,声音经笛膜震荡,变成笛音由出音孔传出,音质既像男低音,又具有喉管乐器的声音。田螺笛可吹奏民间曲调和壮剧、巫伦等曲调,与壮族马骨胡、葫芦胡、葫芦琴搭配演奏音色更佳。
二、景颇族:吐良
吐良是景颇族民间的一种吹管乐器。流行于云南景颇族人民中。竹制,管身长短及大小等形制不一。有用粗细相差不大、长度相等的两支竹管相接而成;也有用一支长竹,中间开一吹孔。管身无指孔,凭管筒泛音与管口两端的开闭而发出高低不同的音,音域可达两个八度。可以伴奏或独奏民间音乐。
三、哈萨克族:斯布斯额
斯布斯额,是哈萨克族边棱气鸣乐器。管身原用草原上或背阴山坳里生长的一种粗壮的芦苇制作,现多用杨木、松木或毡房的蓬杆制作。管身一般长50厘米、管径1.5厘米,管体中空,无簧哨装置。管身上开有三个或四个按音孔,管上端将外壁削薄作为吹口,管外捆扎羊肠或细绳,以防气候干燥管身开裂,起保护作用。
四、苗族:树皮拉管
巴葛丢冬,苗族边棱气鸣乐器。因使用树皮制成,故汉族称其为树皮拉管。由树皮管和木杆构成,采用同一根细树枝为材料,以选取粗细均匀,杆身顺直者为佳。民间自制自用,规格尺寸不定,一般管长13厘米~16厘米、外径1。5厘米、内径1厘米。制作时,将一根长24厘米~30厘米的顺直树枝,用刀在13厘米~16厘米处将树皮割破,并使这段树皮与木杆松脱,即成为两端通透的树皮管。将掉皮的木杆再套入原来的树皮管内,就成了一端开口、一端闭口的空心管。未脱掉树皮的一段木杆作为把柄,以便手执。
五、怒族:竹号
竹号,又称布利亚。怒族边棱气鸣乐器。竹号由吹管和共鸣筒组成。吹管细竹制,长25厘米~35厘米、直径2厘米~2.5厘米,一端留节,另一端敞口。在留节一端斜削管身、露出管的内腔为吹孔,吹孔内径1.5厘米~2厘米。共鸣筒用一段较为粗大的龙竹制作,长30厘米~40厘米、直径7厘米~10厘米,一端留节,另一端敞口。
以上就是各个民族的吹奏乐器有哪些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