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铜
点击:1676 时间:2017-03-03 13:58
地下水污染途径是指污染物从污染源进入到地下水中所经过的路径,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具体有哪些途径吧。
一、地下水污染途径
(一)间歇入渗型
间歇入渗型的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大气降水或灌溉水的淋滤,使固体废物、表层土壤或地层中的有毒或有害物质周期性(灌溉旱田、降雨时)从污染源通过包气带土层渗入含水层。这种渗入一般是呈非饱水状态的淋雨状渗流形式,或者呈短时间的饱水状态连续渗流形式。此种途径引起的地下水污染,其污染物是呈固体形式赋存于固体废物或土壤中的。当然,也包括用污水灌溉大田作物,其污染物则是来自城市污水。这种类型的污染对象主要是潜水。
(二)连续入渗型
连续入渗型的特点是污染物随各种液体废弃物不断经包气带渗入含水层,这种情况下或者包气带完全饱水,呈连续入渗的形式,或者是包气带上部的表水层完全饱水呈连续渗流形式,而其下部(下包气带)呈非饱水的淋雨状的渗流形式渗入含水层。这种类型的污染物一般是液态的。最常见的是污水蓄积地段(污水池、污水渗坑、污水快速渗滤场、污水管道等)的渗漏,以及被污染的地表水体和污水渠的渗漏,当然污水灌溉的水田(水稻等)更会造成大面积的连续入渗。这种类型的污染对象亦主要是潜水。
(三)越流型
越流型的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层间越流的形式转入其他含水层。这种转移或者通过天然途径(水文地质天窗),或者通过人为途径(结构不合理的井管、破损的老井管等),或者因为人为开采引起的地下水动力条件的变化而改变了越流方向,使污染物通过大面积的弱隔水层越流转移到其他含水层。其污染来源可能是地下水环境本身的,也可能是外来的,它可能污染承压水或潜水。
(四)径流型
径流型的特点是污染物通过地下水径流的形式进入含水层,即或者通过废水处理井,或者通过岩溶发育的巨大岩溶通道,或者通过废液地下储存层的隔离层的破裂进入其他含水层。海水入侵是海岸地区地下淡水超量开采而造成海水向陆地流动的地下径流。此种形式的污染,其污染物可能是人为来源也可能是天然来源,可能污染潜水或承压水。
二、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
1、实行排污总量控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2、对一些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要实行限期治理。
在治理的同时,从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倡建立技术成熟、投资较少、经济效益高的废水资源回收项目,如造纸白水回收装置。还要督促和扶持企业进行造纸制浆方法的改革和黑液处理及烧碱回收等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3、抓好化工资源的综合利用,以减少排污总量。
充分回收利用废水资源,做好开源与节流工作,抓好化工资源的综合利用。化工污染主要来源于生产过程中流失于环境中的原料、产品及副产品。针对区内工业结构的不合理,浪费严重的小化工项目比例较大的现象,可以采取技术投入的方法,帮助它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