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鑫
点击:862 时间:2017-02-28 15:14
赫哲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赫哲族文化。
赫哲族的语言。赫哲语Hezhenlanguage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赫哲族有1400余人,大部分人已改用汉语,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
可分为两个方言:奇楞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街津口乡,饶河县的西林子乡四排村等地)和赫真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八岔乡)。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称作那乃语。
特点
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同江县的街津口、八岔两个民族乡,饶河县西林子乡四排村。赫哲族有1400余人(1982),但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本族语。分奇楞话和赫真话(自称本地人的一部分人使用)。能讲赫真话的人已极少。在国外和赫哲族自称相同、语言相近的有苏联境内那乃族使用的那乃语。
赫哲语作为独立的语言曾被赫哲人广泛地使用过,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赫哲人生活模式的改变及其他文化的影响,赫哲语的功能逐渐衰退。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赫哲语的使用范围已经退缩到特殊的场合和个别的家庭中。到21世纪初的今天,赫哲语仅被少数赫哲人所掌握,已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
赫哲语的濒危与民族的安全没有关系,完全是由于语言转换引起的。思考赫哲语的濒危因素:
第一,赫哲语没有匹配的文字记录,没有规范化体系,词汇的扩容大多是靠借词完成的,因此,在其他语言强大的冲击下,语言在结构上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
第二,单位区域内的赫哲人口少和与其他民族杂居,使赫哲语的交流渠道不畅通,使用越来越受限制。
第三,随着赫哲人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变,适应原来生活的词汇因不能准确表达客观现实而被放弃。
第四,转用了全国通用的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某些语言失去功能成为濒危语言直至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了解赫哲语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少的趋势下,更应该掌握赫哲语社会功能衰退的原因、途径及程度。
赫哲族民间文学丰富多彩,有着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神话、传说、民间歌谣故事等,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来。赫哲族神话,如:《莫日根射日》、《月亮》、《北斗》、《彩虹》、《山神的传说》、《虎的传说》等,具有民族特色。伊玛堪是赫哲族特有的一种说唱文学形式。常在猎场、网滩或渔村土筑茅屋里说唱。它以讲唱古史和英雄故事为特色。伊玛堪说一段唱一段,不用乐器伴奏。大部头的伊玛堪要说唱很多天,小部头也得唱几天,故事情节生动、形象、形式自由。伊玛堪的内容,有的歌颂英雄事迹,有的讲述青年男女纯真的爱情。据调查赫哲族民间保存的伊玛堪作品有40余部,已采录的有《希尔达鲁莫日根》、《满斗莫日根》、《满格木莫日根》、《安图莫日根》、《香叟夏日丘莫日根》等十余部。此外,还有说胡力和特伦固等形式在民间也很盛行。说胡力是以讲述故事为主的文学。内容包括寓言、童话、神话等各种体裁,形式活泼,短小精悍。通常是老人给儿童们讲述,对他们进行启蒙教育。特伦固内容多为传说,如《天鹅姑娘的传说》、《金鹿的传说》等。 赫哲族有语言,无文字。长期以来,只有民间文学。作家文学是解放后才发展起来的。
赫哲族文化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今天分享的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