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妮
点击:2395 时间:2017-02-27 14:27
哈萨克族的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比较发达,有诗歌、民歌、民间故事等形式。哈萨克族民歌都有哪些特点?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哈萨克族人长得比较粗犷,喜欢留胡子,小时侯不听话妈妈就说:不乖就让老哈萨抓你走,给他们喂羊去。就很害怕,可是哈萨克他们的歌很好听,我还是喜欢在他们节日时跑到他们的地方去听歌。
去观看哈萨克族的婚礼,最喜欢的节目就是阿肯弹唱,只知道阿肯(民间弹唱艺人)是最厉害的歌者,被尊为阿肯的人,是能即兴诵咏的行吟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在草原上是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哈萨克族民歌的音乐特点
哈萨克族民歌主要采用欧洲音乐体系,但也有一些作品采用中国音乐体系,甚至有在一首作品中同时存在两种音乐体系的因素的情况。
音阶
哈萨克族民歌广泛地运用七声音阶,但也有五声音阶或者五声音阶基础上的六声音阶。古老的对唱曲常常使用五声音阶。
调式
五声调式——五声调式的哈萨克族民歌以宫调式和羽调式为主。五声宫调式强调羽音比强调徽音更甚,使得五声宫调式的哈萨克族民歌具有特殊的色彩。
七声调式——最常见的是自然大调、自然小调,其次是多利亚和混合利底亚调式。
旋法
有牧歌发展起来的哈萨克族民歌,普遍带有呼喊式的音调,并常常出现在曲首(有时也出现在句末或曲中),它常常由主音及其四度音或五度音的旋律音程构成。
节奏、节拍
哈萨克族民歌经常使用混合节拍,并在每小节的节奏划分上常常表现出前短后长的形态,这种情形在《蓝色的河》等作品中都有表现。这种节奏特点与曲首的核心音调作用共同形成了哈萨克族民歌豪放、宽广的性格特征,使它充满激情,具有史诗般的壮阔气势。
民歌的演唱形式
弹唱歌曲是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形式之一,由歌唱者自弹自唱。弹唱歌曲无固定歌词,由歌手即兴编唱。其曲调篇幅较长大,音乐结构不很规整,节奏比较复杂,常使用以3/8拍为主的混合节拍,曲调的语言性、叙述性较强。在音乐上可分为歌唱性的和说唱性的两种类型。前一类有固定唱词,旋律悠扬、宽阔,人们把善于这一类弹唱的人称做安玖,即歌手;后一类旋律简洁、明快,人们把善于即席作词弹唱的人尊称为阿肯,即草原上的游唱诗人。每年夏季的阿肯弹唱会是一种以对唱为主的比赛。对唱在哈萨克族文化糊口中占重要地位,在节日及婚礼上都要举行对唱流动。独唱歌曲具有柔美的旋律,宽阔的气味,豪放而布满激情,结构比较整洁。
民间世代创作的长诗、歌谣、故事、谚语主要都经他们整理、发展和传唱,每年6月到7月,巴里坤草原都要举行文艺盛会——阿肯弹唱。这是哈萨克人的盛大节日。阿肯弹唱的主要形式是对唱,内容可以问候致意,谈论历史题材、人生意义,也可以唱现实生活、身边景物,还有表达爱情、互相戏谑、讽刺挖苦、难为对方,有的采用猜谜语、考智力的办法,使对方处于被动地位。总之,一方唱什么,另一方必须回敬什么。
哈萨克族民歌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今天分享的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