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鑫
点击:2326 时间:2017-02-25 16:20
蒙古族的民族风情有自己民族的独有特色,蒙古族的民族风情都有哪些?接下来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下。
蒙古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分布地域广阔,每个地方的习俗多彩多姿。但是,作为一个民族,基本特征其实还是相同的,我们知道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
礼仪风俗
蒙古民族对来客,不论是熟人还是陌生人,一见面总是热情问候:他赛音百努。(安好),随后主人把右手放在胸前,微微躬身,请客人进蒙古包,全家老少围着客人坐下,问长问短,好似自家。
平常待客,在喝奶茶之后,慷慨大方的主人总是把香甜的黄油、奶皮、醇香的奶酒、酥脆的油炸果子和炒米、奶茶、奶酪以及独具草原风味的手扒肉一一摆在客人面前,请客人痛饮饱餐。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敬意,常把奶壶、酒壶托在哈达上端出来,有时还唱一些表示欢迎和友好的歌曲来劝酒,客人接杯畅饮,主人就格外高兴。遇到宴会请特别尊贵的客人或祭典,常摆整羊席。蒙古族叫它乌查、也有叫秀斯、布乎利的。当客人告别的时候,常常是举家相送,指明去路,并一再说白乙日太!白乙日太乌查热亚(希望我们愉快地再见),阿木日、赛音、雅巴!(祝您一路平安)。
献哈达
哈达是藏语音译。常在迎送、馈赠、敬神、拜年以及喜庆时使用,以表示敬意祝贺。这种礼节由来已久。据《马柯·波罗游记》中所写,蒙古族过年过节时都互相用金银玉石做的礼品同白色绸布一起捧献
居住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生活、休息的场所,包为圆形穹顶,冬暖夏凉便于拆迁,适宜游牧生活,其结构为支架、天窗、包顶木杆、立柱、门和毡片。蒙古包高2米以上,直径5米左右,立包时,先选定地点,立起支架和门,然后以木杆连起天窗和支架,使整个框架张开呈伞状,毡片覆盖其上,用毛绳加以固定。包门一般向着太阳升起的地方,门帘镶有民族特色的花纹。毡包立制完毕,内部要进行布置,包内的正中上方摆箱子或桌子,箱桌上供佛像,两边靠支架处摆放柜子、衣被、粮食等物,并用织锦布或地毯覆盖,门侧放碗架、炊具、酥油桶、挤奶桶等物,包中央是锅灶,上方和两侧铺地毯或毛毯。一家新蒙古包制成,远近亲邻都来祝贺,主人设宴款待来宾,前来祝贺的人要致祝赞词,祝赞词内容全系对蒙古包的赞美和对主人的祝福之词。如今许多蒙古族群众在草场上建定居点,住上了土木结构或砖木结构的房屋。
出行 蒙古族素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男女老幼都会骑马,放牧或外出都骑马,搬帐房及其它生活用品用牦牛或骆驼驮运。现在蒙古族牧民纷纷购置摩托车、手扶拖拉机、越野车和载货卡车,搬帐房和外出多用汽车、拖拉机作交通工具,但草原牧民仍保留骑马习惯。
蒙古族的民族风情就介绍到这里,希望大家喜欢今天分享的文章内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