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煦
点击:1740 时间:2017-02-23 16:45
物流业作为实体经济运行的重要支撑,发展情况很是关键,那么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都有哪些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都有哪些
1、我国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由于受计划经济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了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型的外资及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由计划经济时期的商业、物资、粮食、运输等储运企业转型而来,规模偏小、经营业务单一、效率低、损耗大,且条块分割严重,集中度不够。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统计,我国1700万流通企业中,93%为单体经营户,达到一定规模以上的仅占1%。
2、我国物流企业增值服务弱
尽管我国已出现了一些专业化物流企业,但多数物流企业只能简单地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业务领域较少涉及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尤其在物流方案设计及全程物流等增值服务上较弱,使物流的速度降低而成本上升。
3、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尚未广泛应用
现代物流需要现代化的信息系统支持,需要和所服务的客户进行实时对接。而目前,我国大部分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运作方式,现代物流企业要求的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技术和货物跟踪系统等尚未广泛应用,因而信息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得不到较大提高,同时单据处理成本、库存成本、差错成本、人事成本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这大大影响了物流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4、对物流行业的认识水平及政策透明度不够
由于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起步晚,长期以来,发展物流业被理解为送货上门。其实,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业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因为人们对其认识不够充分,现代物流产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物流政策措施缺乏系统性,透明度也不够,增加了物流市场的不稳定性。
物流发展几点建议
第一,多种举措促进物流业成本降低。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由18%降至16%,仍然处于较高水平,继续降低物流成本是物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内容。
第二,加快物流资源整合,促进第三方物流发展。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物流专业化和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形态,通过与服务对象将来紧密协作机制,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服务,降低企业成本,提高竞争力。
第三,推进供应链管理,重构物流流程。为进一步整合不同环节资源,提升产供销整体运营效率,供应链管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势所趋,多数跨国企业都实施了供应链管理系统。
第四,提高物流现代化水平,改善物流效率。我国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物流企业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物流现代化水平滞后。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