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玻
点击:830 时间:2017-02-23 10:41
当我们在吹葫芦丝时由于用气方法不当,导致葫芦丝发出一种怪怪的“喔”音,一般这是因为在气息的运用上没有掌握好,由于气息力度不够,未能使簧片与竹管产生耦合振动,所以发不出葫芦丝应有的音来。
另一方面在增强力度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呼气方法,且不能呼气过猛,要均匀逐渐的加力,一旦发出正确的声音就要及时把握好这一瞬间的感觉,然后反复练习。
葫芦丝是用超吹的方法发音的,超吹是比葫芦丝上原有的基因高八度,主要是通过吹奏者的呼吸力度和唇部肌肉控制力的加强,呼吸速度加快,以及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来实现的。
葫芦丝保养主要注意防止簧片生锈、葫芦破损、发霉、竹管开裂、漏气等。长期不用的乐器最好装在专用的盒里,以免出意外。另外也要注意不要随意给他人使用,避免簧片变形以及传染,影响身体健康。调音型葫芦丝有铜接口,用于细微调整乐器的音准,平常使用中要经常加一点润滑油,避免生锈。
如果开始的时候高音区发音比较好,吐音清晰,音量也比较正常的话,可能是簧片变形所至,主要是用气过猛造成簧片翘起角度过小,在不拆开乐器的情况下,可以用猛吸法偿试调整,具体为按住所有音孔,猛吸一口气,使簧片略微向上抬起一点点,如果抬起过高,部分音会发出沙音,这时用同样的办法再猛吹一口气,使簧片向下复位,反复吹吸调整,直到合适为止。
葫芦丝学习常见问题
问:每次连续练习吹奏多长时间为好?
答:初学者要坚持每天练习吹奏半小时至一小时。可分为15分钟一小节,每小节之间小休5分钟。不间断地使用一支葫芦丝连续吹奏一两小时,会令簧片过热变形。
问:吹奏葫芦丝为什么会憋气、胸闷、头晕?
答:一是呼吸、吹奏方法不对头,吸入气息过多,呼出少,又没有及时吐除余气,肺部中的二氧化碳滞留而导致憋气缺氧。
二是还没掌握胸腹式呼吸法,吸得浅、气量少而呼出多,甚至把气吐尽了才换气,以致胸闷头晕。有些会吹笛子的朋友不知道吹奏葫芦丝所耗的气息比笛子要少,用吹笛子的呼吸方法来吹葫芦丝,吸气过多过深,又不注意在乐句间隙将多余的“积气”呼出,就容易发生憋气现象。
问:学习多长时间才能够吹奏曲子?
答:葫芦丝的音域比较窄,指法不太复杂,吹奏所需要的气息强度相对笛子等吹管乐器来说要弱一些,初学者比较容易入门。经过两三个月气息、音阶、长音、连音等基础练习,就可吹奏较简单的小曲。乐理基础较好的初学者,经过半年、一年左右时间练习,在掌握了双吐、三吐、滑音、打音、颤音等葫芦丝吹奏技巧后,可以吹奏大量的初、中级曲目。芦丝音乐演奏艺术博大精深,要比较全面地掌握较高难度的演奏技巧,就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非要持之以恒,狠下苦功不可。
问:把自己喜欢的曲子作为基本功练习曲好吗?
答:基本功练习就像磨刀,吹奏曲子就像砍柴。“刀”磨锋利了,“砍柴”就快。基本功扎实了,吹奏有一定难度的曲目就比较自如。严格按照教材的要求吹奏练习曲,对于初学者学习、掌握各种技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是感觉比较枯燥也要坚持练习。虽然有的曲子也可以起到练习曲的作用,但经常把自己喜欢的曲子作为基本功练习曲是不科学的。
每天的基本功练习一定要坚持,并且要有目的的去练习。没目的毫无意义的练习,必然会产生练习乏味,兴趣减退,技术上也就不会有什么进展。优美动听的音色对于吹奏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每天应至少进行10—15分钟的长音练习,要养成这个习惯,这对于加强嘴唇的持久力,提高音色质量,以及体会自然呼吸都有好处。
在练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与难点,这时不能急噪,要冷静地有耐心有决心,加上反复的练习体会,问题及难点自然会解决的。过度的练习是不提倡的,但是过少的练习也是必然无效果的,要脚踏实地,认认真真的坚持练习,天长日久,无论是在兴趣上还是在技巧上都会有预想不到的效果。
对于基本功的重要性谁也不会怀疑,凡是有志于学习吹奏的人们,都愿意学习掌握基本功,并通过艰苦持久的基本功训练全面掌握演奏技巧,说句实在话,专业的演奏员或者技艺高超的演奏大师没从来都没有放松,也不可能放松自己的基本功练习,可以说基本功练习帮你入门,促进提高你的演奏技巧得以保持在最佳状态,这也充分说明基本功练习决不仅仅是初学者的科目,它将伴随所有演奏者度过整个艺术生涯。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