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洋
点击:1083 时间:2017-02-22 11:52
骑自行车逐渐变成一种时尚的健身运动,越来越多的人推崇都市人的出行应该重新选择自行车。骑自行车的好处自然很多,可是坏处或危害亦是存在的,值得我们注意。那么,骑自行车的坏处有哪些?如何正确骑自行车?
【过度骑行的坏处】
一旦运动过度就会发展变成坏处,而所谓的过度,一方面表现在骑行时间过长,骑行强度过大,另外也跟骑行姿态有关。而坏处的最明显的症状就是疼痛,最明显的部位有:手,手腕,颈椎,腰椎,膝关节,前列腺。
对颈椎及腰椎的损伤
这类损伤的症状主要表现为痛疼。
其一,肩膀疼。引发这个部位的疼痛主要是车子上管比较长,车把比较低。其结果就是上肢支撑身体超过了肌肉负载所能承受的范围。解决的方法可通过升高车把高度,减少车把和车座之间的高度差,使用上管把立短一些的组合来调整。
其二,脖子疼。这个现象往往和肩膀疼同时出现。解决办法同上。另外在骑行中最好养成一定的习惯,即看前方的路,可以先看看前面较远的地方,观察路面情况、障碍物、行人等,如有没有十字路口,有没有需要躲避的行人或者障碍物,参考这些情况来判断是否要减速。然后要观察比较近的路面信息。如此不时转换观察的视角,就可以长期僵硬的姿势带来队颈椎和腰椎的损伤。
其三,腰疼,这个往往是骑行的时候身体比较直造成的,因为这样一来更多的力量就会给腰部增加负担,会导致腰部疲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将,身体重心及时前移,压低上身角度,让手臂负担更多的身体重量,这样就可以减轻腰部的压力。
对膝关节的损伤
这类损伤的症状也主要表现为痛疼。
其一,膝盖疼。主要有膝盖上部疼和膝盖后部疼。膝盖上部疼,一般都是运动量比较大时发生的,也就是常说的肌肉疲劳,其实这类疼痛也使肌肉向人体发出的信号,是人体的一种机体自我保护的方法。要解决这类问题,可以试着多用小齿比骑行,通过脚踏的快频率来提高速度,却只需要付出较少的力量。
出现膝盖上部疼有时也是因为座包到脚踏的距离比较短造成的。因为这个距离太短,就会让腿部在多个蹬踏动作周期内,一直处在疲劳状态。正确的座包到脚踏的距离调整时应该是光脚时座到座包上面,腿部伸直,脚跟可以刚好碰到脚踏,并且屁股不会因为脚够不到脚踏而左右扭动。要调整这个距离的时候也要适当地因人而异,如果腿部柔韧性好,可以适量增加这个距离。
膝盖后部疼,常常是因为座包高度太高引起的,严重的也会导致腿后部韧带拉伤。但多数情况是因为很久没有骑车,突然间进行大运动量的骑行,身体无法适应而造成的。通常需要在日后的骑行中,通过降低座包高度来慢慢调节。随着骑车的越来越多在慢慢提升这个高度。
对上肢的损伤
这类伤害主要是因上肢长时间受压,手臂的动作如果在一定时间内无太大改变,上肢的血液循环就会相对减少,这对于机体来说是当然是不利的。所以要在进行自行车运动以外的时间多多进行加强上肢运动的活动,例如拍蓝球、哑铃、甚至打乒乓球啊、羽毛球等。而在长时间骑行时,更应该如上文提到的解决对于肩膀和腰等部位劳累的解决方法一样,选择在每一至两小时左右下车活动一下,以促进身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
对男性生理方面的影响
对于男性车友来说,最容易引起他们担心的是长时间骑行是否会对前列腺有影响。
这种忧虑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骑行中如果长时间局部压迫,造成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的确会引起疾病。因此在骑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最好是骑车一段时间就下来休息一下,专家建议最好是一两个小时左右。而且在骑车的时候,也可以在速度达到一定程度后,稍微站起骑行一小段来放松,缓解对于身体局部的压迫。
其次,座垫的角度也会对身体局部产生影响。
通常在短暂的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会将座垫调整到稍微向上翘些,如此一来有助于运动员在短时间内发力。但是这样的调整会给会阴部较大的压力,所以此种方法非常不适合长期骑行。而且在自行车运动中,专门的骑行裤,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综上所述,自行车造成机体的损害主要还是表现在,骑行的时间、强度、姿态方面上。只有我们把这几个问题解决好,自行车运动将是一项非常不错的,其他运动难于替代的健身运动。
【关于骑行姿势的建议】
首先要调整好座包的高度和把手
调整鞍座的高度可以避免大腿根部内侧及会阴部的擦伤或皮下组织瘤样增生。调整把手则有助于找到避免上文中提到的各种运动伤害。
脚踏方面
正确的脚踏部位是前脚掌部分,这个部分控制最为灵活,而且发力也最为容易,同时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且最正规的踩踏动用应该是双腿尽量和车架平行,脚向外部撇或者向内部撇都是错误的动作。长期如此高频踩踏,脚会在脚踏上面左右扭动,膝盖部分也会左右晃动,不仅会磨损膝盖,也在发力骑行的时候对膝盖带来不适,会造成膝盖的严重磨损,而且会将骑行者使出的力量大打折扣,尤其体现在上坡的时候
腕的角度问题。目前为众多车友接受的最好的脚踏技术就是脚腕一直保持90度,而不是来回变化。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脚腕,还可以均衡地发力。
座包的位置
正确的骑行姿势应该是在向前方蹬踏到最低位置时,运动者坐于座包上,膝盖部分和小腿应该垂直于地面。否则可能会影响发力,并且也会带来骑行过程中的不舒适感。而且在踩踏的整个圆周过程中,都能做到均衡地给车子动力。而对于大多数业余车友来说,平时骑车,都是每个腿的蹬踏负责一个半圆的范围,也就是说是分开用力,而不是同时用力。这样的结果就会让车子在加速的时候一纵一纵。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在踩踏过程中出现了所谓的“脚踏死点”。也就是在2个曲柄垂直地面的时候,这时候车子基本不受力。
自锁不仅解决了脚踏解脱不方便的缺点,而且在整个踩踏过程中,就可以完成一只腿蹬踏,另一只腿上提的动作。如此完美的配合,自然也就带来了近乎完美的蹬踏过程,因此而避免了“脚踏死点”。此外,还应经常更换手握把手的位置,注意一定的节奏,可采取快骑与慢骑交替进行。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