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轻
点击:1860 时间:2017-02-22 11:05
架子鼓又称爵士鼓,它形成于本世纪40年代,它包含着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音色的手击乐器和脚击乐器。手击乐器有小鼓、嗵鼓、吊钗等,脚击乐器有大鼓、踩钗。在此基础上,根据演奏的需要、可随时增减附加打击乐器。
架子鼓是用以演奏摇滚、扭摆及爵士音乐的打击乐器,在长期的演奏过程中,形成一套固定的节奏类型,如迪斯克、伦巴、探戈、桑巴、恰恰、波菜罗等节奏。这些节奏型气纷强烈、节奏鲜明,各自具有独特的风格。
组成架子鼓的部件都有哪些
低音大鼓(Bassdrum)
用右脚自然平放在踏板上,敲击时脚腕和脚掌松弛自然,脚随踏板上下运动,脚掌不要抬的过高,除连续演奏重音外,脚跟不要离开踏板。
踩镲(Hi-hat)
用左脚,预备演奏时提起左脚跟,开始演奏时脚跟下脚掌上,脚掌下脚跟上,脚跟脚掌运动必须自然跟随踏不板,不可抬的过高或动作缓慢。
小鼓(Snaredrum)
一般左右手都可以直扣腕式(手心向下)进行演奏。
用右手,在踩镲上采用直扣式敲击各种节奏。
吊镲
用右手,是代替手镲演奏各种节奏,采用直腕式或直扣式,一般有槌头敲镲面,在演奏重音渲染强烈气氛时,用槌杆敲击镲的边沿处。大鼓(BD)小鼓(SD)低嗵鼓(FT)耳鼓(TT)踩钗(HH)大中立钗(CC)。
初学架子鼓要注意什么
(1)基础练习一:往下扎根,向上结果。
基本手法是日后非常重要的关键,如果忽略此练习,很多节奏不容易练好。鼓的音量最大,Tom—Tom的声音听不清楚,Solo的困难度就更高了。不管学打击过多久,基础练习永远不能停,此外手鼓的基础练习也是如此。如果您想鼓艺精进,或是想以鼓为业,国际鼓手协会于1933年所发表基础打击的26式练习,就是最基本的课程。如果要涵盖交响乐与军乐的小鼓技巧,那么国际鼓手协会于2000年所发表打击40式练习,就是非练不可的绝技。
(2)基础练习二:轮鼓(R011)又称碎鼓或滚击或连击基本练习的项目非常多,但是轮鼓在过门与节奏用到的地方很多,而在古典或现代乐团及音乐打击科系的术科考试,轮鼓是必考的科目。轮鼓听似简单但是轮鼓的技巧也很容易反映出打者程度水平,可见轮鼓对鼓手来说是很重要的一环。
通常在轮鼓有两个分类:
①开放式轮鼓:单手一次打一个点或一次打两个点,让左右手轮流循环敲击。
②弹跳式轮鼓:利用鼓面的弹性,手指下压自由弹跳,让鼓面发出短促的延续音。
轮鼓的基础练习过程要由慢到快到慢循环练习,并要能随心所欲控制鼓声强弱,利用(一)手指弹或甩(二)手腕之曲与伸(三)手肘提放(四)手臂随棒自由挥动摇摆,形成一个美观天成的打击动作。
爵士鼓的调音
1.任何鼓如果桶身(Shell)不圆,或者与鼓皮接触面之桶身边缘(Bearingedge)不平均的话是无法调音的。
2.通常下皮比上皮松,但是如果加上共鸣音长短与音高(Pitch)考量的话,又不是绝对。一般来说,桶身较短之小鼓与TomTom其下皮比上皮松,桶身较长之FloorTom其下皮比上皮紧,音色(Tone)比较甘润。
3.共鸣:发声体就是一个振动体。它在空气中造成的声波,也可以使另一个物体发生振动,如这物体的固有频率接近或相等于声波的频率,就发生共振,使这个物体的振动幅度很大,因而也就发出了相当大的声音来。这种发声体的共振,叫做共鸣。
4.鼓声一定要有共鸣,音色才会圆润传得远,所以上下皮紧度相差正负10%大致上能获得较佳共鸣音。
5.不同粒鼓的共鸣音的时间长短最好要调成一致,可将下皮调紧,或贴上厚胶带,可缩短共鸣时间,但是得花一番功夫才调得好。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