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温煦
点击:3930 时间:2017-02-22 09:30
中国的传统造园是以自然取胜,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岭南园林的特征及建筑介绍。
岭南园林的特征及建筑介绍
1、岭南园林中的建筑艺术
岭南园林大多是生活区和园林区相互融合,以建筑空间为主的岭南庭园主要有建筑绕庭、前庭后院、书斋侧庭、前宅后庭等布局方式,常用连房广厦的形式通过连廊将船厅、亭榭、楼阁等联成一片,形成既分隔又连通的庭园有机空间。园林建筑体形明朗轻快,通透开敞,特别注重装饰装修艺术,运用小木作装修与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嵌瓷等工艺,通过塑形、图案、色彩、陈设等装饰艺术手段来强调园林建筑的艺术美感。余荫山房的建筑艺术极精美。园中不论花坛、墙壁、台阶、地面都有雕刻图案,精细素雅、玲珑可品。余荫山房屋梁上雕刻的花鸟人物木雕装饰建筑,经过一百三十多年后,还保存完好。
2、岭南园林中的山石特色
石是岭南园林中的一个重要的造景要素,因所处地理位置的关系,形成了岭南人酷爱石头并将千姿百态,玲珑奇巧的石头作为园中的一景,几乎是无园不石,而岭南园林叠石的手法也有很强的人工味。岭南园林由于规模小,故很少布置土山,而是以石为山。明代造园家计成对石景做法有这样叙述:“聚石垒围墙,居山可拟。墙中嵌壁岩,或顶植卉木、垂萝,似有深境。”这种附于墙面的叠石壁山,江南园林中见得不多,但在岭南园林中,却是一种常用的石景手法,壁山石景有效地利用空间。使假山石状似山岩峭壁。如余荫山房“玲珑水榭”东南沿园墙布置的假山,状似山岩峭壁,内里却别有洞天。
3、岭南园林中的水体及植物特色
在西方造园思想的影响下,岭南园林的理水手法不同于江南园林那样,用自然的池形水面,其理水方式是以聚为主,池岸和水池形式较为规整。例如岭南名园番禺余荫山房是由两个规整形状的水池并列组成水庭,面积约有二百多平方米,水池的规整几何形状显然是受到西方园林水池布置的影响。环绕八角亭的水渠两旁以园径及花池花基划分几何图形的花圃,散点山石,植白兰、荔枝、大树菠萝等花果树木及盆栽,化木扶疏,透过桥廊,相互掩映多致。深柳堂前廊伸出西式铁铸通花花檐,堂前月台左右各植炮仗花(迎春花)树一株,经一百多年风雨,古藤缠绕,茂盛苍劲,每逢春节期间满檐红花烂漫,宛如红雨一片,点缀山房景色,堪称一艳。
4.岭南园林材料和细部艺术
岭南园林中的建筑造型及装饰纹样通常是仿照西式,如建筑局部的西洋古典装饰-拱形门窗、欧式柱头、西洋式护栏构件、铁枝花饰样等等,构件预制化,也是外来文化的影响。此外,四大名园其隔扇都镶嵌套色玻璃这一舶来品,不仅成为四大名园中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也是岭南私家园林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最好例证。余荫山房的深柳堂、小姐楼都使用了西式进口的套色玻璃和古色古香的满洲窗,成为中西文化交融的一个典范。
岭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
岭南古称南粤,秦末汉初它是南越王国的辖地。所谓岭南指五岭以南,包括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范围大致包括了今广东、海南、闽南和广西大部。地理环境上处于低纬度,为典型的季风气候区,夏季以南至东南风为主,冬季以北至东北风为主。全年太阳辐射量大,日照时间长,高温多雨,夏季有台风侵袭,具有亚热带季风海洋气候特点。
同时,岭南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而岭南有临海之利,又有悠久的海外通商历史,使岭南不仅接触了各方海外文化,商业也随之繁荣,商业文化往往追求务实性、适应性和创新性。正是这样的地域条件,造就了岭南“多元共存,商文合流”的文化特质。这样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背景,无疑也对岭南园林的造园布局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私家园林的建筑布局形式
在中国的私家园林布局中,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生活区与园林区相对分隔,这种类型的园林精髓在于园林区,园林包围建筑,空间结构以自然空间为主,建筑在其中起辅助、点缀作用,从属于自然空间环境。此布局方式在江南园林中较为常见。
另外一种是生活区和园林区相互融合,这种类型一般是建筑包围园林,园林空间往往是作为建筑的一个室外空间场所,因此可以称为“庭园”,以区别于自然空间为主的造园形式。岭南古典园林多采用此布局方式。
岭南四大名园的布局手法比较分析
在众多岭南园林中,现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岭南晚清四大名园,有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以及佛山梁园。这四座园林无论从规模还是造园艺术上都堪称岭南园林艺术的精华之作,四座名园的造园布局形式虽然都具备岭南园林布局的某些共同特征,同时又各具特点。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