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芯鑫
点击:1311 时间:2017-02-15 11:34
农业产业化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
一、基本思路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发展农业产业化集群取得较大成绩,但还有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一是部分龙头企业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不能与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和建立风险共担的利益机制,起不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二是缺乏与龙头企业、农户连接的标准制定、技术服务、农资供应、产品回收的行业组织,龙头企业不可能直接与一家一户建立产销合同,需要有一个中介组织进行联接。三是基地建设需进一步加强,规模化、标准化和质量安全有待进一步提升。四是产业化集群链条短,产业化集群是一个产供销、农工商为一体的产业链条,加工、物流、市场等体系还不太完善,需要进一步延链补链。
三、发展对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基础还很脆弱,产业化经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加以开展。但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农业生产力发展,协调农业生产关系,促进农民增收,在联产承包制基础上,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使广大农民尽快步入全面小康社会。
四、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没有土地规模经营,就没有高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这是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朴素而宝贵的经验。农业产业化作为我国农业市场取向改革的继续和延伸,必然要求引入新的市场关系。作为生产要素之一的土地市场建设尤其为首,因此,必须加快培育农村土地市场,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化目前我国土地经营大都停留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的"分包"这一层次上,土地经营规模狭小,地块零散,调整频繁,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没有形成,极大地阻滞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另外,个体农民无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和进行农业技术改造,集体组织的弱化难于将分散的劳动集中起来,削弱了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后劲。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