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远
点击:1350 时间:2017-02-09 17:13
人们每天接收着大量的各种信息,你知道祭祀是什么意思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祭祀是什么意思
祭祀是华夏礼典的一部分,是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只、人鬼。天神称祀,地只称祭,宗庙称享。祭祀观则记载儒教《周礼》《礼记》与《礼记正义》《大学衍义补》等书解释。古代中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祭祀有严格等级。天神地只由天子祭。诸侯大夫祭山川。士庶只能祭己祖先和灶神。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是祭祖日。
祭祀,从内容上包括场地、仪式、祭文(祝祷、词)、祭品等内容。
仪式:有祭礼、祭典;
节日:有祭典、祭日;
对象:祭天地、祭神灵(神和世界万物),祭先祖、祭烈士、祭死难者;
方法:有活祭、牲祭,包括活人祭;
祭品:祭祀用品包括活人、动物和其他祭品;
祭祀,有官方祭典(公祭)、民间祭祀(家或族祭);
设施和用具:有祭祀建筑、祭祀用具、祭品。
祭祀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不断发生着变化,2012年左右新兴网祭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并且在国家民政部的倡导下,正在被人们采用。预测,未来网上祭祀将成人们的祭祀活动之一。
二、祭祀历史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原始时代,人们认为人的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
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三、祭祀文化
祭祀的仪式是向神灵致以恭敬的膜拜。祭祀从本质上说,是对神灵与祖先的敬重,是让人与人关系团结,推广到人与神之间而产生的活动。
大千世界,祭礼繁杂。民族的不同,构成各具风格的祭祀文化。中国历代各民族的祭祀是一门历史文化。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