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海
点击:1354 时间:2017-02-09 14:01
有人说中国的乒乓球水平高是因为举国体制的原因,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国乒乓球为何强大。
中国乒乓球为何强大
马龙赢了张继科,奥运男单金银牌包揽;昨天,则是丁宁赢了李晓霞,同样是包揽女单。连续三届奥运,中国都已经是包揽金银;而在规则还没改、每个国家不止可以报三名运动员的时候,前三名包揽也很常见。
两场比赛,成就了两个新的大满贯选手(马龙、丁宁),而马龙还是史上第一个“全满贯”。
统治
其实,上面这一句话,已经足以证明中国选手在这一领域的绝对统治力。
世界上,只有10个人曾经达到“大满贯”的成就(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其中中国占9个;就连刘国梁、王励勤这样的顶级魔王,也没拿到过全运会冠军——所以,那句“拿了奥运冠军之后争取回国拿个全国冠军”,真的不只是段子而已。
对福原爱这样的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来说,“走了张魔王,来了李魔王”的事实说明:对世界上很多国家的球员来说,不管球台对面换了谁,其实都差不多,反正都打不过。
日本网友:“爱酱不哭,你已经拿到了人类乒坛的冠军。”
2009年、2012年,为了吸引大家的兴趣,曾经举办了两次中国队VS世界联队的比赛。结果?这还用问么。
甚至,09年,“为了提高全世界乒乓运动的水平”(这是怎样的国际主义精神),中国乒协主动提出了“养狼计划”——顾名思义,如果没有狼,羊群生存力也会降低;为了保持中国乒乓的活力(也为了保持一定的平衡免得乒乓被移出奥运),中国开始主动、有计划地向国外各国输送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理论和方法等。甚至,像波尔、萨姆索诺夫等顶级球员打世界比赛前,中国还会专门给其送陪练。
问题来了:为什么中国乒乓球这么牛?
历史
有一种迷思:中国乒乓似乎“自古以来”就一直很牛。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世界乒坛曾完全被欧洲垄断。1926-1951间举办的18届世乒赛,除美国选手取得8项冠军和第11届女单未确定冠军外,其余的109项冠军都是欧洲选手——当然,这25年间中国没参加。
1952-1959年间,是日本称雄的时代。期间7次世锦赛,日本获得了全部锦标的49%;1970年代,欧洲重新崛起。
在这两段中间,1961至1965年3次世锦赛,中国拿了11个冠军;20世纪80年代后,则中国逐步开始称霸乒坛。
但即使是逐步称霸的过程中,我们印象中也有一堆外国好手的身影,如瑞典瓦尔德内尔的黄金一代、韩国的柳承敏、德国的波尔、以及女子领域的陈静、何智丽、冯天薇,等等。04年,柳承敏拿下奥运金牌,世乒赛上,男团女团也出现过冠军旁落。上世纪末,中国队对自己的评价是:我们跟以欧洲为首的世界诸强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换句话说,中国乒乓球的绝对统治力,是进入新世纪之后逐渐凸显的。
参与
第二种迷思:因为外国人不玩乒乓球,只有中国人玩,所以中国很厉害。
这种说法也不准确。从欧美来说,的确,很多人把乒乓球当作“休闲运动”来看,比如,知乎网友就贴出图片,在休闲体育器材中,乒乓球台的购买率和浏览率都很高,跟台球、飞镖等接近。
另外一组数据可能让很多中国人惊讶。2013年,有一组报道提到法国和德国的乒乓球运动。在欧洲现在的乒乓球龙头德国,注册乒乓球运动员大概有6.8万人,其中男子甲级联赛是真正的职业联赛;在法国,乒协注册的专业、非专业乒乓球运动员则有超过20万人;今年奥运的黑马、淘汰波尔的黑人选手阿鲁纳,赛后其教练表示,在尼日利亚,各个学校都有乒乓球课,也有几千名在尼乒协注册的球员。
中国乒乓球运动竞技水平在世界最高的主要原因是多方面:
①有运动员自身的努力;
②有每个层次教练员的培养;
③有各级体育组织的努力办学;
④有各级政府体育部门的财政投入支持,运动员的各项费用国家全包揽下来,退役的优秀运动员国家给予很好的工作安排;
⑤有国家体育部门的政策引导,而且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从“娃娃抓起”;
到现在已经有几十年的雄厚基础,形成庞大的爱好乒乓球运动的队伍,被称之为“全球”。
这是中国体制造就的强大乒乓球运动优势。过去中国乒乓球专业队伍的三级网络(地市级体校、省市级专业体校、省专业队)是最主要的基础,从“娃娃‘开始就为国家一队、二队、青年队、解放军个兵种专业队输送了大量青少年人才,也为国家体育院校乒乓球专业输送了大量的教练、裁判、组织竞赛人才。这虽都是过去的事,但留下了”如何培养一名世界最好的乒乓球高手和如何取得世界团体冠军“的宝贵经验。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