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心
点击:3201 时间:2017-02-09 09:50
藏族踢踏舞不仅是西藏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情感最有力的“形象语言”。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藏族踢踏舞有哪些特色吧!
1、基本特征
藏族踢踏舞的基本特征是:松胯、弓腰、曲背,舞者的重心比较低,在胯部或胯部以下,这一体态特征既有受宗教压迫的心理痕迹,更主要的是劳动者为减轻体力负担的自我身体协调。此外,膝部连续不断、有弹性的颤动和屈伸,形成了藏族民间舞蹈“无屈不成动,欲动必先屈”的动作规律。舞者上身随重心的变化自然晃动,在整体形态上给人以奔放、稳重、随意、潇洒之感藏族踢踏舞的由来及风格特点文章藏族踢踏舞的由来及风格特点。
2、动作特点
“堆谐”舞者身体的重心大都落在腰部以下,舞蹈时膝部松弛,身躯微前倾,扣胯,身体的力量给人感觉向下沉,脚下灵活,以跺、踢、踏、悠、跳等脚部动作跳出有规律和变化的各种节奏点来表达内心的感情。“堆谐”虽然在动作和步伐上有一致的要求,但上身随重心变化的自然晃动,在整体形态上给人以奔放、潇牺、随意之感,而正是因为有这些上身姿态的变化,使得舞蹈更增添了它的表演性和娱乐性。
3、服饰文化
肥腰、长袖、大襟是藏装的典型结构,穿着这种结构肥大的服装夜间和衣而眠可以当被,因此这种以长袍为主的藏族服饰虽然非常保暖,但也非常厚重;另外,藏族男女特别讲究饰物,这些饰品运用广泛,有头饰,发饰、耳环、项链、腰饰等,头饰佩饰在藏装中占有重要位置,佩饰以腰部的佩褂最有特色,饰品多与古代生息生产有关。讲究的还镶以金银珠宝、头饰的质地有铜、银、金质雕镂器物和玉、珊瑚、珍珠等珍宝。长年穿戴这样的服饰,行动起来自然使身体呈下垂感,将重心放低。而在行走时。手臂和身体随着步伐会成左右摇摆状。过去西藏交通不便。许多物品要靠人力背运。当人们背着沉重的物品爬行在高山陡坡上时。身体随呼吸自然的呈有规律的弯腰屈膝。久而久之,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动态变成一种身体习惯。被藏民带到了舞蹈活动中藏族踢踏舞的由来及风格特点踏板操。
4、发力方式
藏族“堆谐”艺术的形成是与藏族人民生活的地理环境和劳作方式是息息相关的。首先,由于西藏海拔高,气候寒冷,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为了御寒,不得不经常跺脚甩膀,通过身体的热量来抵御严寒。
以上就是藏族踢踏舞有哪些特色的相关内容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