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瑜海
点击:1393 时间:2017-02-09 09:31
目前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处理中存在回收率低和处理难度大两个突出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电池回收处理方案。
电池回收处理方案
1废旧电池的危害及回收意义
1.1危害
电池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酸、碱等物质。废旧电池进入环境后,其中有害物质缓慢地消解,进入土壤和水体。有关资料显示,1节1号电池烂在地里,能使1m2的土壤失去利用价值;1粒纽扣电池可污染600t的水,相当于1个人一生的饮水量。此外,电池溶出的有害物质随食物链进入人体会损害人的神经、血液、消化系统等,还会使人体致畸、致癌、致变。总之,废旧电池的污染是多方面的,危害是长期的。
1.2意义
首先,废旧电池回收是无害化处理的基础,而无害化处理将大大减弱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减弱了其对生物的危害。其次,回收的废旧电池可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程度的污染,但也比其分散在各地对环境产生污染要小得多。况且,还可以对堆积在一起的废旧电池采取一些防护措施,以减弱其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我国废旧电池回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1现状
废旧电池回收现状主要表现为:起步较晚,回收率低,回收面窄。在我国,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只是近年才有小规模、小范围的回收,回收率不到2%。1998年北京市环卫局开始回收废旧电池,1999年回收废旧电池近60t。近年来,国家环保部宣教中心牵头发起了北京市80所小学回收废旧电池的活动,影响较大,市民环保意识增强,回收量逐渐增加。北京市石景山区环卫局也开展了废旧电池的回收。1998年,上海市环卫局结合生活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工作,在中小学、政府机关、部分宾馆设立了废旧电池收集箱,将收集到的废旧电池按大小分类后堆存于宝山区塘桥库房内,未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处置。废旧电池回收工作只在极少数大城市开展了,且规模较小。
2.2影响因素
①我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且居住分散等导致废旧电池产生量高且分布不均;②人们对废旧电池的危害认识不够,参与回收工作的积极性不高;③回收体系尚不健全;④无有效的制度保障,回收过程的管理不到位。
3结合我国实际的回收方案
3.1教育引导
应将现实生活中废旧电池危害的典型事例及其相关知识在群众中广泛宣传,让人们真正体会到其危害,认识到回收废旧电池的必要性,增强参与电池回收工作的积极性。
主要措施:①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养成主动回收废旧电池、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同时,学生可作为宣传者,向不了解废旧电池危害的人介绍相关知识;②各地政府组织可经常性地开展一些有关回收废旧电池活动,逐步增强各地群众的环保意识;③通过网络、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媒体对废旧电池危害进行广泛宣传;如在电视节目中间插播一些环保公益广告等。
3.2经济刺激
可让消费者在购买电池时缴纳一定量的废旧电池回收费,等消费者用完电池后将废旧电池返还给相应的销售商的同时,销售商再把这部分费用返还给消费者。否则,消费者就得不到其购买电池时所支付的费用,而这部分费用可视为消费者自愿放弃的费用用于回收工作其它方面。这样,消费者自觉参与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的行动的价值得以体现,并且这一行动的价值被量化了,即可用消费者购买电池时所支付的废旧电池回收费来衡量这一行动的价值。看到自己行动的价值后,消费者会更加积极、自觉地参与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
废旧电池回收费的标准可以根据当地的消费水平制订且在一定范围内尽量定得高一些。制订标准原则上一个地区应当一致,最好全国统一。
3.3法律制约
相关部门应制订与完善有关废旧电池回收的法律法规。有了依据,群众可以相互监督、检举那些不自觉参与回收工作且随处乱扔废旧电池的“顽固分子”;执法部门也可以对那些“顽固分子”进行一定的惩处,并给予举报者相应的奖励。此外,在回收过程中,用于规范销售商方面的法律,对于规范销售商的行为以及回收工作成效必将产生一定影响。
4结束语
废旧电池的无害化处理工作利人利己、利国利民。只要能充分利用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让使用电池的人都加入到回收废旧电池的行列中来,废旧电池的回收工作才能够广泛、全面、顺利地展开,回收效率会大大提高,废旧电池的回收率也会大大增加。有了废旧电池回收工作的基础,其无害化处理工作就可以相继展开,废旧电池对环境的污染必将会有大的改观。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