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崇冲
点击:1356 时间:2017-02-06 14:22
去杭州,不仅要赏美景,美食也是不能错过的。“清爽别致”是杭州菜的最大特色。苏东坡曾盛赞“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且有“闻香下马”的典故,今天我们就来为大家介绍下杭州美食。
——西湖醋鱼
成菜色泽红亮,肉质鲜嫩,酸甜可口,略带蟹味。
典故:相传在南宋时,有宋氏兄弟两人,颇有学问,但不愿为官,因而隐居江湖,靠打鱼为生。当地有一恶霸,名赵大官人,他见宋嫂年轻貌美,便施阴谋害死了宋兄,欲霸占宋嫂。至此,宋家叔嫂祸从天降,悲痛欲绝。为了报兄仇,叔嫂一起到衙门喊冤告状,哪知当时的官府与恶势力一个鼻孔出气,告状不成,反遭毒打,把他们赶出了衙门。回家后,嫂嫂只有让弟弟远逃他乡。叔嫂分手时,宋嫂特用糖、醋烧鲩鱼一碗,对兄弟说:“这菜有酸有甜,望你有出头之日,勿忘今日辛酸”。后来,宋弟外出,抗金卫国,立了功劳,回到杭州,惩办了恶棍,但一直查找不到嫂嫂的下落。一次外出赴宴,席间得知此菜,经询问方知嫂嫂隐姓埋名在这里当厨工,由此始得团聚。于是,“叔嫂传珍”这道美菜,也同传说一样在民间流传开来。
推荐餐馆:楼外楼
——龙井虾仁
虾仁玉白,鲜嫩;芽叶碧绿,清香,色泽雅丽,滋味独特,食后清口开胃,回味无穷。
典故:据说,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正好是清明节。他游览了西湖龙井,茶农将新茶进献给他,他带回行宫,御厨在炒“玉白虾仁”时放进茶叶,烧出了这道名菜。不久,“楼外楼”菜单上,就出现了“龙井虾仁”这道名菜。聪明的厨师把龙井茶叶入馔,大概是受了别的西湖名菜的启发,而在烹调技艺上进行的一次大胆创造。
推荐餐馆:新开元酒店
——炸响铃
色泽黄亮,形如马铃,松脆爽口。食用时辅以甜酱、花椒盐,花椒盐,味道更佳,是下酒的好菜。
典故:从前这个菜不是现在的形状,也不叫“响铃”。据说一次有位英雄专点此菜佐酒,不巧店里的豆腐皮正好用完了。英雄不愿败兴,听说豆腐皮在富阳泗乡定制,即上马扬鞭,取回了豆腐皮。店主深为感动,为他精心烹制,并特意做成马铃形状。从此,“炸响铃”就流传开了。
推荐餐馆:天香楼
——鱼头豆腐
油润、滑嫩、鲜美,汤纯味厚,清香四溢。
“沙锅鱼头豆腐”是杭州着名的菜肴之一,据说其所以着名与清代乾隆皇帝有关。关于“鱼头豆腐”,要从过去王润兴饭店的店堂中挂有一幅对联说起。对联句是这样写的:“肚饥饭碗小,鱼美酒肠宽;问客何处好,嫩豆腐烧鱼。”“嫩豆腐烧鱼”指的就是鱼头豆腐。那么鱼头豆腐也成为王润兴的看家名菜。
——杭州酱鸭
肉色枣红,芳香油润,咸中带甜,鲜美的让人齿颊留香。
制作:“杭州酱鸭”选用当年饲养成熟的肥壮鸭子,经先腌后酱精心制作而成,是一道佐酒佳肴也是杭州传统的风味名菜。
推荐餐馆:新澳毛头大酒店
——西湖莼菜汤
此汤莼菜翠绿,鸡白火红,色彩鲜嫩,味醇清香。
典故:很早以前还有一个“莼菜之思”的故事。传说晋朝的张翰当时在洛阳做官,因见秋风起,思家乡的美味“莼羹鲈脍”,便毅然弃官归乡,从此引出了“莼鲈之思”这个表达思乡之情的成语。因为莼菜汤有着深厚纯挚的思国、思乡的寓意,近年来,一些久居国外归来的侨胞来杭时,常乐意点食这道名菜。
——东坡肉
色泽红亮,味醇汁浓,酥烂如豆腐而不碎,味道香糯而不腻口。
典故:宋元年间,苏东坡出任杭州做地方官,发动数万民工疏浚西湖,筑堤灌田,造福人民。这一年春节,百姓们知道苏东坡喜食肉,大家纷纷给他送来猪肉、绍酒。苏东坡收到这么多肉和酒,觉得应该与数万民工共享,便吩咐家人烧好,送给民工。不料家人误将酒、肉一起烧,结果烧出的肉特别香醇味美,一时传为佳话。人们传颂苏东坡的为人,仿效他独特的烹调方法。从此以后,“东坡肉”也就成了杭州传统名菜。
推荐餐馆:楼外楼、知味观
——叫化童子鸡
香气四溢,肉质白嫩,酥不粘骨,食不嵌齿。
典故:相传,古代有一个流落到江南的叫化子,一天由于饥寒交迫而昏倒,难友为他偷来一只小母鸡却又苦于缺锅少灶,就用泥把鸡饲包起来放入火堆中煨烤,剥开食时,竟意外地发现此鸡香气四溢,味道极好。后来这一方法传到酒楼,经厨师的不断改进,终于成了一道传统名菜。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