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辰哲
点击:2279 时间:2016-12-05 09:41
5月31日是第28个“世界无烟日”,不过更受烟民关注的是,6月1日起,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也将正式实施,届时,北京市包括写字楼、餐厅在内的所有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彻底叫停所有烟草促销活动。按照规定,个人在禁止吸烟场所违规吸烟的,最高将被罚款200元。
吸烟危害健康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烟草既是“化学武器”(含有3000余种化学成分),又是“放射武器”。吸烟对自己的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人被动吸烟,危害更严重。禁烟利人利己,珍爱宝贵生命,远离烟草危害,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我国以前的禁烟可以说是雷声大雨点小,受烟草经济、烟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进展缓慢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被称为“史上最严控烟令”的《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也将正式实施,消息一经发布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家普遍认为这次禁烟应该算是“上岗上线动真格”的了。
饭店:客人抽烟会制止但不愿得罪人
“控烟条例”第九条明确,公共场所、工作场所的室内区域以及公共交通工具内禁止吸烟。
一家生意不错的家常菜饭店老板告诉记者,“控烟条例”实施以后,与以往相比,抽烟的顾客确实“少了”,但还是有一些人“不自觉”。同时,如果看到客人抽烟,店员会“随时制止”。
这位赵姓老板坦言,有时在劝解客人熄烟时会颇为无奈,“制止的时候,有人听,有人不听。现在客人的素质不一样,有人一说就理解,到外面抽了;有的人当时说不抽了,待一会儿喝上酒,聊起天,又点上了。我们老说,没用。”
“控烟条例”第十三条第五款规定,对在禁止吸烟场所内的吸烟者予以劝阻,对不听劝阻的要求其离开;对不听劝阻且不离开的,向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条例同时明确违反此项规定的,由市或者区、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对此,赵老板表示很为难,“客人吃饭的时候抽烟,我们进行制止。如果他不听,我们就报警,这样客人下次就不来了。”他表示,“我们只能是把排风和空调打开,放放烟,或者劝抽烟的人少抽,或者人少的时候再抽。”
民众谈“控烟”效果:形式大过实质
“控烟条例”第十二条指出,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应当将控制吸烟工作纳入本单位日常管理,依法划定禁止吸烟区域,制止违法吸烟和不文明吸烟行为。
就职于某事业单位的刘丹告诉记者,“现在还是有人在楼道里抽烟,一开门全是味道。单位虽然也贴出公告,甚至让大家签了一份不在办公楼内吸烟的协议书,但是依旧无法杜绝。”刘丹认为,现在控烟的形式大过实质,没有实际的处罚情况,她希望单位能够对此加大监督规范力度。
在某公关公司工作的陈珍珍经常需要与客户吃饭,她表示,“客户大部分都比较讲究,吃饭时一般不会抽烟,但也有个别例外,有一次,在一个中高档饭店的包厢里,客户抽烟时,几个服务员进进出出,都看到了,也没有人制止。”
据市民秦晓楠观察,条例出台后,公共场所内抽烟的人有所减少,但这却导致公共场所的门口成为吸烟的重灾区,尤其是饭店门口。
采访中,一位年轻吸烟者林文斌表示坚决支持实施“控烟条例”,他认为,“凡是室内都不应该抽烟。我觉得抽烟属于个人行为,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抽烟没事。如果有影响到他人,不可以抽。”
另外一位吸烟者彭辉则吐槽说,“我觉得控烟令作秀成分更大,比如我在工体看球,那是比较有代表性的禁烟场所,但我身边的人吸烟,没有一个人管。每排都坐着民警、保安以及维护秩序的大妈和工作人员,但从未见过有人对吸烟者进行制止。”
“如果所谓的禁烟令,继续像这样低处罚或无处罚,它只会成为一个令人唾弃的规定。”彭辉建议,“可以拍照取证,还拿看球举例,如果我拍到某人吸烟,同时拍到他佩戴的年票,能证明他个人信息的,然后进行举报,并且真正能够对其进行处罚,那还是有效果的。并且现在举报方式好像只有电话,这也极不方便,建议增加网上举报窗口。”此外,彭辉表示,自己一直遵守控烟条例的规定,不在政策不允许的地方吸烟,但却受到了二手烟的困扰。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