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博远
点击:1376 时间:2015-12-10 11:10
赤水金钗石斛是闻名全国的贵州省赤水山区特产,有近200年历史,形成我国的石斛中药材原生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赤水金钗石斛的特点。
【别名】金钗石、扁金钗、扁黄草、扁草
【来源】兰科植物,金钗石斛全年均可采收,以春末夏初和秋季采者为好,煮蒸透或烤软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原形态】为多年生草本。茎丛生,上部稍扁而稍弯曲上升,高10-60cm,粗达1.3cm,具槽纹,节略粗,基部收窄。叶近革质,长圆形或长椭圆形,长6-12cm,宽1-3cm,先端2圆裂,花期有叶或无叶。总状花序有花1-4朵;花大,下垂,直径达8cm,花被片白色带浅紫色,先端紫红色;唇瓣倒卵状矩圆形,长4-4.5cm,宽3-3.5cm,先端圆形,唇盘上面具1紫斑;花药2室,花粉块4。蒴果。花期4-6月。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树上和岩石上。主产四川、广西、云南、贵州。
【性状】茎下部圆柱形,中部及上部扁圆形,稍曲折略呈“之”字状,长18-50cm,直径4-12mm,节间长1.5-6cm。表面金黄色或绿黄色,基部有光泽,具纵沟及纵纹,节膨大,棕色,节上有互生花序柄及残存膜质叶鞘。质轻而脆。质轻而脆。鲜品茎绿色,质量。味苦。
赤水金钗石斛是中国石斛开发最早的地区,加之独有的石斛碱含量,是石斛中精品,成为现在金钗石斛药源库,有“人间仙草”之美称。赤水金钗石斛对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生津止渴、健胃、清肝、明目、调节血脂、降血糖等。对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眼科等有特殊功效。
赤水金钗石斛的形态特征
茎:石斛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石斛茎高10-60厘米,直径1-3厘米。茎直立丛生,黄绿色,有节,节略粗,基部圆柱形,中部起压扁,呈扁圆柱形,壮实肥厚,茎有纵向沟纹。
根:石斛为附生植物。根,白色。根分为“附着根”和“气生根”。“附着根”起支撑和固定作用,也从附主表面吸收水分和养分;“气生根”裸露于空气中,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分,同时也依靠自身的叶绿素制造有机养分。
叶:叶片长圆或椭圆形。无柄,近革质。长8-11cm,宽1-3cm。先端为2个不等的圆裂。单叶互生,叶鞘抱茎。
花:石斛花为总状花序,腋生,花大,有1-4朵。花白色,先端淡紫红色。唇瓣倒卵形,唇盘上面有1紫斑。
果:石斛果为蒴果,椭圆形。石斛种子微小,并且数量很多。野生石斛靠风力传播,种子萌发的幼苗生长缓慢。
药用功效:据赤水当地老中医和中医专家介绍,赤水中药房常备石斛不断,医生处方也常用石斛,主要治疗以下几常见病症:
(1)养血明目,养肝明目,两目干湿。
(2)养胎保胎,妇女带下,闭经,崩漏,妊娠呕吐,不孕症,妇女更年期综合症,小儿盗汗、肺炎,小儿夏季热、厌食,疳积、腹泻,遗尿,小儿多动症,痔疮。
(3)抗癌保健,癌性疼痛。
(4)皮肤美容,养心安神,健脑益智,健胃开脾,润肠通便。
(5)特别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脑血栓,血管性疾病等离不开金钗石斛。目前中医疗法不断发展,以石斛配用的酒剂,汤剂等配方很多,疗效很好。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赤水金钗石斛特点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