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辰哲
点击:1445 时间:2015-11-11 14:24
刺儿菜多年生草本,地下部分常大于地上部分,有长根茎。那么有多少人了解这种植物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下吧!
刺儿菜,原名小蓟草,属菊科多年生草本。中国各地都有,常见于田埂、地头、沟旁、湿地,为到处野生的小草。苏颂说:“小蓟处处有,俗名(青刺蓟),2一3寸对其根作菜茹食甚美。”基础蓟叶羽状深裂,边缘有尖刺,根肥大,花紫红,色同小蓟。大蓟、小蓟为同科不同属植物,性能相近,都作药用。
小蓟为菊科植物刺儿菜的全草或根茎。多年生草本,生于山坡、荒地、路旁或田间,分布于除广东、广西、云南、西藏以外的全国各地区。夏、秋季花开放时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鲜用。
小蓟根茎白色,肉质。茎圆柱形,长30至45厘米,直径2至5毫米,有的上部分枝,表面灰绿色或微带紫色,有纵棱和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叶互生,多皱缩或破碎,完整者展平后呈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于12厘米,宽0.5至3厘米;全缘或微齿裂至羽状深裂,齿间有细密的针刺,上表面绿褐色,下表面灰绿色,两面均有白色蛛丝状毛。头状花序顶生,总苞钟状,苞片黄绿色,5至6层,线形或披针形,花紫红色。气微,味微苦。以色绿、叶多者为佳。
刺儿菜高20-50厘米。根状茎长,茎直立,有纵沟棱,无毛或被蛛丝状毛。叶椭圆或椭圆状披针形,长7-10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楔形或圆形,全缘或有齿裂,有刺,两面疏或资被蛛丝状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雌雄异株或同株,总苞片多层,顶端长尖,具刺;管状花,紫红色。瘦果椭圆或长卵形,冠毛羽状。
地理分布:刺儿菜分布于全国各地;国外在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生物生态特征:刺儿菜为中生植物,普遍群生于撂荒地、耕地、路边、村庄附近,为常见的杂草。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刺儿菜的主要作用
1、对血液系统的作用:刺儿菜为传统的止血中药,已证实其具有止血作用,并得到止血有效成分。止血主要通过使局部血管收缩,抑制纤溶而发挥效应的。
2、抗突变作用:采用的两次水煎煮浓缩液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刺儿菜有一定抗突变力。
3、其他作用:刺儿菜对家兔离体、在位及慢性瘘管的子宫都有兴奋作用。但对猫的在位子宫、大鼠离体子宫和兔离体小肠则有抑制作用。对小鼠亚砷酸中毒似有一定保护作用,但不很显着。对大鼠甲醛性关节炎有一定的消炎作用,但不及考的松。
营养成分
刺儿菜每百克嫩茎叶含蛋白质4.8克,脂肪1.1克,碳水化合物5克,钙216毫克,磷93毫克,铁10.2毫克,胡萝卜素7.35毫克,维生素B20.39毫克,维生素C47毫克。秋季采根,除去茎叶,洗净鲜用或晒干切段用;春、夏采幼嫩的全株,洗净鲜用。秋季新萌生的越冬型,也是鲜嫩可口。
食用价值
刺儿菜幼嫩时期羊、猪喜食,牛、马较少采食。植株秋后仍保持绿色,仍可用以喂猪,刺儿菜的时有硬刺,茎秆木质化后粗硬,利用期为5-7月。
早期供放牧,或带根采回,去掉泥土,径切碎生饲喂猪或做青贮料,开花前后植株,割取晒于后,可供冬春制粉喂猪。另外本种为秋季蜜源植物。带花全草或根茎均为药材。刺儿菜的嫩苗又是野菜,炒食、做汤均可。
以上便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刺儿菜的作用与功效的全部内容,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大家。也请大家继续关注我们。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