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思齐
点击:1908 时间:2015-08-05 15:34
蜱虫一般寄生在动物皮肤较薄、不易被搔动的部位。蜱虫离开动物后附着草上,可叮人、吸血。蜱虫吸饱血后,虫体膨胀后如黄豆大小。蜱虫大多生活在草地、农田、森林等野外环境,因蜱虫种不同而异。一般须具备较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春秋季是蜱虫的活动高峰,冬天基本不活动。随着市民养宠物狗增多,蜱虫会寄生在狗身上,所以现在在城市里,也有蜱虫存在。
蜱虫叮咬致病原理
1、叮刺:蜱叮刺会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引起继发性感染。
2、分泌:蜱虫神经毒素致宿主运动性纤维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致呼吸衰竭而死,称为蜱瘫痪。
3、传播:同时会传播“吞噬细胞无形体”使血小板、白细胞减少,业界称“无形体病”。
蜱虫叮咬之后有何症状?
1、病因:由硬蜱或软蜱的口器刺入皮肤后引起。
2、皮疹特点:水肿性丘疹或小结节,红肿、水疱或淤斑,中央有虫咬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蜱。
3、自觉症状:瘙痒或疼痛。
4、蜱麻痹:系蜱唾液中的神经毒素所致,易发生在小儿,表现为急性上行性麻痹,可因呼吸衰竭致死。
5、蜱咬热:在蜱吸血后数日出现发热、畏寒、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
狗狗怎样预防蜱虫
居家环境中经常消毒
蜱类栖息及越冬场所可喷洒敌敌畏、马拉硫磷、杀螟硫磷等,宠物居家庭中也可以通过经常喷洒来苏儿水进行消毒,此外还可以可定期药浴杀蜱。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尽量减少外出携带宠物,同时,宠物主人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
洗澡后务必将毛发吹干
宠物洗澡后尽量将湿漉漉的毛发,洗澡后狗毛不吹干,不仅易被各种寄生虫寄生,而且患皮肤病的几率很大,长毛狗尤其容易发病,潮湿的环境是螨虫和癣菌感染的优良环境,所以为了避免这样事情的发生,切记洗澡后给动物吹干。在洗澡时可定期选用宠物虱疥类的宠物专用洗浴用品进行预防。
为宠物多梳理被毛
在蜱活动季节,每天给宠物梳理体毛,发现蜱时使蜱体与皮肤垂直拔出,局部消毒。也可以给宠物狗佩戴药物项圈,可达到杀灭和驱蜱效果。
减少宠物外出机会
由于最近处于入秋阶段,气候潮湿,是寄生虫繁殖的好时机。很多野生动物身上存在蜱虫,宠物主人到郊外休闲时,近期尽量避免带宠物随行。宠物经过花丛、树林等草木较多的地方,很可能被蜱虫沾上。若宠物出现发痒的异常反应,需要特别留意。如果发现被蜱虫咬伤,可将宠物带至宠物医院,接受专业治疗。此外,宠物主人近期可在家自备双甲醚药物,宠物被咬伤后,可用双甲醚兑水浸泡伤口,不但可消毒伤口,还可灭掉其他细菌,以备宠物狗被咬伤后不时之需。
及时就医,切勿自行处理
一旦发现蜱虫附着在宠物身体上,不能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应该及时送往宠物医院就医,在宠物医生的建议与指导下进行除蜱虫。
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蜱约800余种,我国已记录的硬蜱科约100种,软蜱科10种,此次河南商城传播疑似无形体病的,是全沟硬蜱。它为褐色,须肢为细长圆筒状,广泛分布于东北和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等地,是我国森林脑炎的主要媒介。
如何预防蜱虫
避蚊剂能预防蜱虫
据专家介绍,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风险的主要措施。他们可喷涂避蚊胺(DEET)等驱避剂,进行防护。
如发现蜱附着在身体上,应立即用镊子等工具将蜱除去。因蜱体上或皮肤破损处的液体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不要直接用手将蜱摘除或用手指将蜱捏碎。
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宠物的体表。如发现动物体表有蜱寄生时,应减少与动物的接触,避免被蜱叮咬。
野外如何预防蜱虫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蜱虫常会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