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昊
点击:17925 时间:2015-08-05 09:47
世界濒危物种的最毒蛇类白头蝰蛇,昨日首次在湖北宜昌境内大老岭自然保护区现身。白头蝰蛇,顾名思义,它的头为白色,但让它出名的不是颜色,而是他的威力,这种有着三角形头型的蛇,被专家称为“一碰毙命”,为目前世界上尚存的罕见最毒蛇种。
昨日,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举报:有人前不久在大老岭海拔1680米的高山上发现一条罕见蛇,经相关动物学家鉴定:这条蛇名叫白头蝰,属于巨毒蛇类,目前属于世界上濒临物种,在宜昌境内首次发现。
发现这名白头蝰蛇的人是56岁的谭家义,他在大老岭自然保护区居住了50余年。“住在这里50年,工作30多年,但这是第一次发现这样的白头蝰蛇。”谭家义说。
据了解,白头蝰是中国27种毒蛇中最毒的一种,常被比喻为“一碰毙命”。白头蝰是混合毒素的前管牙类毒蛇被它咬中会导致血液凝固,产生局部疼痛、肌肉肿胀、头昏眼花、吞咽困难、视力模糊、眼睑下垂等症状咬伤后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急性DIC),使伤肢红肿疼痛逐渐加重、功能障碍。
“我们去年的时候接诊过一例从浦江过来的蛇伤患者,他用手机拍了张蛇的照片,我们开始也不认识,上网查了才知道竟然是白头蝰蛇。”杭州市中医院皮肤科主任陶承军说。
医院里没有这种蛇的抗蛇毒血清,他们就研究了一下白头蝰蛇的毒性,正好与杭州最常见的蝮蛇类似,且伤者表现出来的症状也很相似,于是就给伤者注射了抗蝮蛇毒血清,然后再辅以他们自制的中药外敷等,症状马上就有了好转,伤者康复出院后至今也没留下什么后遗症。
“所以大家不用为没有专门的抗白头蝰蛇毒血清而担忧。”陶主任说,这个季节是蛇伤的高发期,如果不幸被蛇咬了的话,千万不要紧张,用绳子或是鞋带绑牢伤口的上端,注意不要太紧,以免阻断血液循环,“然后就赶紧就医,不要听信一些切开伤口放血等民间方法自行处理。”
白头蝰主要分布在我国,我国种群占全球种群的80%,分布范围虽然广泛,但极为罕见,主要分布于云南、贵州、四川、陕西、甘肃、广西、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国外分布于缅甸北部与越南北部。
据近来报道,广东省(韶关、梅州)也有白头蝰分布。在甘肃省白头蝰主要分布在文县,且文县是其分布的北缘地带。1992~1994年,姚崇勇等对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两栖爬行动物进行调查,发现铁楼、上丹堡有白头蝰分布。但自1994年后在甘肃再未发现白头蝰。受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资助,“寻找甘肃文县的白头蝰”项目组于2009年4~5月及7~8月,在甘肃文县进行了2次寻找白头蝰的野外调查工作,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均未获得白头蝰的活体标本。
一方面由于白头蝰作为一种古老蛇类,数量本身极少,加之文县受汶川地震的影响较大,地震及灾后重建加快了其栖息地破碎化进程,对该蛇的生存造成了较大威胁。但震后零散居住在深山里的居民从山里迁出,在空地上集中修建房屋,可能会减少对白头蝰栖息地的干扰和影响。另一方面,在对居民及保护站相关人员的访谈中了解到由于近年来当地气候等各种生态因素的变化,不仅白头蝰极罕见,而且以往常见的蛇类(如烙铁头)也明显减少。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