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琴心
点击:5377 时间:2015-07-29 17:24
红竹是一种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各省市的竹类,是一种可以用于园林造景和造林的竹类,不过矮化过后的红竹,也可以用来盆栽养殖。
红竹的介绍
形态特征:径可达10厘米,幼竿被白粉,一、二年生的竿逐渐呈现黄绿色纵条纹,老竿则无条纹;中部节间长1724厘米,竿环和箨环中度缓隆起。箨鞘紫红色或淡红褐色,边缘紫褐色。笋期4月中、下旬。
分布习性:浙江、江苏、上海、安徽。适应性很强,除积水和盐碱地不能生长外,对土壤的要求也不高。
繁殖栽培:一般采用移植母竹造林,从秋后至初春均可进行。不需要特殊的栽培管理措施,但其竹笋肉嫩甜美,易遭受虫害,必需注意防治。
作用功效:笋量大,笋期长,箨鞘紫红色,边缘紫褐色,背部密生紫褐色长纤毛,色彩美观。适于大面积片植,也可宅旁栽培,供食用并观赏。竹竿坚硬挺拔,竹材用途广泛,一个多用的好竹种。
红竹栽培造林技术
选地整地:红竹适宜生长在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在1200毫米以上的地区。最好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至中性的沙壤土地块建竹园,地下水位要求在1米以下。红竹适应性广,对立地条件要求不严。在较贫瘠的山地,红竹能正常生长,而且比其他竹种长得好。造林前全垦或带状整地,清除杂草、灌木、树根和石块。
造林季节:春、夏、秋三季都能造林,成活率均达90%以上。春季和梅雨季节造林最好。早春种植,竹鞭和竹根伤流量小,运输过程中母竹养分损耗少,有利于移栽成活和成林。
母竹选择:在竹林边缘或稀林中选择1~2年生竹移栽。要求母竹粗细适中(2~4厘米),分枝低,健壮,无病虫害。根据最下面一盘枝的伸展方向或周围竹的生长状况来确定竹鞭走向,在离母竹基部30厘米处挖开,截留来鞭15~20厘米、去鞭25~30厘米,留枝5~6盘截梢头。挖母竹时注意不伤螺丝钉和鞭芽,运输时用稻草等包扎,防止失水。
母竹栽植:栽种前挖好种植穴,穴长80厘米,宽50厘米,深30~40厘米,每亩栽60~80株。栽时穴内先回填表土压实,小心放入母竹,使鞭根舒展,然后填土。母竹入土深度比原入土深度稍增加3~5厘米,过深过浅均不利于母竹生长。栽后浇足定根水,再覆盖3~5厘米厚的松土,搭支架防止风吹影响成活。
幼林管理:新造红竹林应及时松土除草。成株后将母竹及小竹株伐去,进入经常性管理。新造林最好每年施3~4次肥料,主要在开春后施催笋肥,在9~10月结合复垦施以畜粪为主的基肥。园林观赏竹种培育,笋用竹、材用竹丰产栽培技术。
用红竹造林会形成一片非常美丽的竹海,让人享受到不同于普通绿竹的观赏效果,在带给大家美丽的同时也能为大家带来些许的新鲜感哦,所以种植价值是比较高的。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