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文昊
点击:1892 时间:2015-07-27 13:18
满族传统的婚姻仪式较为复杂,大致经过通媒、放定、纳彩、过箱、迎亲、拜堂、拜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媒即由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求婚,两家都同意后便放小定,即男方家赠如意或钗钏诸物为定礼。然后是定婚,即选择吉日,男方家及其亲戚往女家问名,女家设宴款待,男方家长致辞求婚,女方家则推谢再三,男方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后,才算定下婚事。此时男方要拜女方家神位及其长辈。定婚后要过礼,也是选择吉日,男方家送衣服、绸缎、羊、鹅等礼物。男方家还要赠银两钱财。此时要议定婚期。进入迎亲阶段,女方家在婚期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过箱”,新郎要往女家致谢。迎亲时,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伴下赶着彩车迎亲,在途中两车相错时,新娘的哥哥将新娘抱上新郎家的彩车,俗称“插车”(由于各地区满族风俗不同,也有新郎与迎新队伍直接到新娘家迎亲的。还有的地方有"旗俗不亲迎"之说)。
新娘至新郎家,换车乘轿,花轿落地,新郎要虚射三箭。新娘蒙红盖头下轿,与新郎站在事先摆在院中的天地桌前,向北三叩首,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后撤天地桌,新娘进入临时搭的帐篷,谓之坐帐。坐帐时“开脸”,换头型。坐帐后,新娘跨过马鞍进洞房,新郎用秤杆揭去盖头扔到房檐上。夫妻饮交杯酒,吃合喜面、子孙饽饽,众人闹洞房。在婚日当天晚上,新郎新娘要拜祖宗。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夫家亲戚装烟敬茶,拜宗族,认明辈分,谓之分大小。一般在结婚三日之后,夫妻同回女方家,拜见娘家人并拜祖宗。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谓之住对月。到了这时,婚娶仪礼乃告结束。
这些繁杂的婚娶程序在今日满族聚居地区已经简化,并且融合了现代形式。比如插车,演变为男女青年骑自行车或摩托车,各自由婚庆队伍陪伴,从自己的家里出发,行进至中途相遇时,两人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再一同到新郎家。还有拜祖宗,有的地方演变为新人拜双方父母。虽然有变化,但仍然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另外,满族的婚姻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并非完全一致,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传统婚姻-娶亲
婚礼活动举行三天。头一天为婚祭。当时晨光初露的时候,萨满引新郎跪在祖先神位前,萨满击鼓祝词,意为“美满夫妻,鹤神安排。路神保佑,娶到家来,万事如意,相恩相爱”。太阳出来后,人们到院子里祭天地诸神,主祭萨满焚香祝祷,众萨满打鼓甩铃,边舞边唱,一直跳到太阳很高的时候,宾客、族人和新人一起跪拜天地诸神。男方家要杀猪,在室外搭喜棚、锅灶,并开始接待远方亲友,房左侧还搭一个喇叭棚子,吹打起来,以使四邻能知道这家开始操办喜事,称谓“响棚”。
第二天新郎是头戴缨帽,身着新衣,腰扎达荷带,披红戴花,由鼓乐相随,先拜谒祖墓、再拜见亲友,然后绕行街市,称为“亮轿”。新郎乘坐的轿围蓝布,名为“官轿”,新娘乘坐的轿围彩凤或“八仙”图案,在轿顶上有木刻的“麒麟送子”。有的还在轿的两侧装上透明镜。名为“彩轿”。满族迎娶新娘时花轿不是用人抬的,而是用马拉的。花轿是在马车上扎成的。先固定好四框,然后用红绫子围上,上面也用红绫拉成翼状轿顶,轿门有红绫档帘。
结婚当天俗称“正日子”。男家临发轿之前,先用小儿在喜房里打锣“压炕”,迎亲仪仗队人数不等,先是双锣开道,后随两盏贴金喜字大红提灯,其后是两抬花轿,新娘的彩轿不能空着,要由1名不满12岁男童“压轿”。
满族传统婚姻-射三箭与跨火盆
新娘的送亲队伍与新郎的迎亲队伍一起回到新郎家,新郎要在新娘下轿前向轿下射三箭,当然不是真射,只是依照传统做做样式。有的是不按箭头,有的干脆只是拉三下弓。
新郎射完三箭,地上要铺上红毡子,新娘要从红毡子上走过。之前男方人家已经在设置好的坐帐前摆好火盆,新娘需在火盆上跳过。后世多讲其理解为红红火火之意。而实际上这一习俗是来自萨满教的火神崇拜。
另外还有个习俗也是在新娘下轿后,进到坐帐前,那就是跨过门槛。还可能安置个马鞍,取意“平平安安”。
可以说射三箭与跨马鞍都是源自我们渔猎民族的古老生活习俗。这里我要对这个跳火盆多说两句。哈哈,放心不是因为跟萨满教有关我就要多说,只是觉得很有趣。大家应该记得现在电视上常播放的“云南曲靖福文化传播中心”的那个广告吧!那个广告里的女主角在做新娘的时候,就要从火盆上跳过,呵呵,这到是很符合满族新娘跳火盆的描述的。
满族传统婚姻-坐帐
坐帐用的帐房是男家之前就安置好的,家里宽敞的安置在院内,有的安置在厅堂,有的则干脆放在了洞房里。请注意,帐房可不是洞房,即使在早先,满族新人需要在帐房里呆上一夜,但那也是在拜堂前呢,还没有正式结婚。后来则是象征性的在帐房里呆上两个小时。帐房一般是搭帐幔或者席子,但在早先则是用桦树皮。《东夷考略》中记述着黑龙江生女真“或以桦皮为帷,止则张架。”这就是坐帐的来源。不过坐帐却是保存相对完好的现代满族婚嫁习俗,在建国后的辽东山区,满族人家仍旧保持这一经典满族习俗,只是多将帐房搬到洞房的新炕上。有的在褥子下面放一把斧子,取意“坐福”。不过我个人感觉新婚的日子褥子下搁把斧子,好象不是很爽,哈哈。
打下处、坐帐和插车礼是满族婚嫁习俗的经典。其中的打下处是由于当年满族青年人间婚嫁须是在不同氏族间挑选,因此普遍家离的较远,在结婚前先安顿一次,也是为了正日子方便。坐帐的来源已解释,同时亦有行军打仗时结婚的需要之解。而对于插车礼的解释,一个是它源于路途遥远,需中途接送,另一方面也有抢婚之礼数在其间。
宜: 祭祀、塑绘、开光、订盟、纳采
*声明:装修日历资料均为网络收集,仅供参考,不代表装多多任何立场,广大业主自行判断。
*为帮助您装修出满意的新家,装多多将在24小时内致电您,为您讲解更多装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