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的质量和价格通常是业主最关心的问题,如同买东西的时候希望物美价廉一样,在装修的时候业主也都希望装修价格便宜质量又有保障。正是由于业主的这种心理,装修公司为此纷纷打起了价格战,各种优惠活动纷纭而至,套餐优惠,装修就送礼,使得一些公司出现了种种报价上的猫腻,装修虚假广告随即出现导致市场混乱,业主并不能真正受惠。下面给您具体介绍一下装修猫腻如何预防。

装修猫腻如何预防
一看设计图纸,因为这是装修房子的总规划。你可以先不看报价单,要求装饰公司根据设计图把所有需要用到的材料都在报价单中标注出来,并在合同中详细注明自购以及代购的材料,然后打定主意不对设计做任何改变,那么最终你的装修费用将和你的报价单费用非常接近。

二看主材,因为主材费用占据了你装修支出的大头。你事先了解市场上通用的主材或者你喜欢的主材规格、价格、款式、品牌等,看报价单详细清单的时候首先看主材是否有问题,是否已经说明白。
三看施工工艺,因为它决定了房子的装修质量和使用寿命。装修之前你得对室内装修的大体施工工艺有所了解,知道墙面涂层要刷几次、地面处理分几道工序。

装修猫腻具体介绍
1、材料规格
一份详细的装修工程报价单,应将使用材料的品牌、规格、单位、单价、数量、合计余额全部列清,而有些装饰公司只把品牌、单价及合计金额列出,规格和数量忽略不计,更多时候,不写清规格,是报价单中常出现的问题。有些材料规格不同,价格差异很大。不写清此项,将来装饰公司购买材料时,可做的手脚就大了。
2、施工工艺
有些施工项目有几种或更多施工做法。做法不同,价格自然也有很大差异。只写贴瓷砖多少钱、刷涂料多少钱,太含糊了,不同的施工工艺所涉及的主料、辅料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不写清楚,一方面价格有伸缩余地,装饰公司有可能按这种施工工艺收钱,却用了另一种简单做法;另一方面,在施工过程中,也没有了监督施工的依据。
3、损耗量计算
施工中材料是会发生损耗的,所以购料中要在实际用量中加入损耗部分。体现在报价中,这部分数量是含在单价中的。而有些报价单中,材料总额后又另加上10%损耗费,实际上是重复计费了。消费者应对此有所了解。
另外,任何工程基本损耗不会超过10%,如果发现超过此比例,应请对方给予合理解释。
4、装修报价单越详细越好
一份填写详尽的报价单对装饰公司和消费者都有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讲,详细的报价单里,不仅有价格的来龙去脉,而且明确写出的施工做法,使对装修完全是外行的消费者在施工时也能自己监督施工。对于装饰公司来说,省去了日后施工中消费者对某个项目反悔或不认可,有事前写清的报价单,装饰公司会省去很多麻烦。

装修猫腻应对措施
1、故意漏报项目
装修报价单上被刻意遗漏了某些主材,业主被这种整体价格合理的报价单吸引而爽快签约,但在接下来的装修过程中,业主将不得不为装修公司这些恶意的遗忘而不断地往外掏钱。
拆招:建议业主先小人后君子,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装修合同或者协议上写清楚所有主材,且标明购买者是装修公司还是业主自己。通常比较容易被遗漏的主材是背景墙、吊顶等用于角落的材料。
2、拉低某个单项价格
听多了装修公司的猫腻,业主肯定会事先了解一些价格信息,但往往不够全面。有些业主可能知道当前地板的市场价,却未必知道地板安装的人工费用,好容易砍下了地板价格,却又在人工费上吃了亏。
拆招:看装修报价单,不要只盯牢某个项目的单项价格,而是要综合人工、损耗、机械等各方面费用以及其他项目的费用来看,如果发现某个价格特别低,那么你就得审查其他项目的价格了。
3、模糊主材重要参数
这是不规范的装修公司较为常用的伎俩,虽然写明了所需材料及数量,但却不说明到底选用什么品牌的、什么品质的、什么规格的材料,或是在计量上用“项”等模糊量词做单位。而同一品牌的同一类主材有时也分一级品、二级品,差异较大。至于同一“项”内容的实际意义则更是可以大做文章。
拆招:材料价格是报价的基础,要把单价和产品的规格配套起来看费用,报价单的每一项尽可能详细说明材料的各项要素,能具体化的计量绝不模糊。装修期间则要注意核查相关材料是否按指定的要求采购。
以上就是给您介绍的装修猫腻如何预防及其相关知识的内容,相信这些内容可以对您的装修时候家庭报价的各种问题找到解答,对您产生帮助。